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6章 文武庙 圣庙 帝王庙(可跳订,是名(2 / 2)

他朱棣何德何能,单独开辟一殿,去做祖宗呢,地下还有亲爹呢,他这是大不孝。

那肯定是张良啊。

他又沉吟一下:“就定孟珙和文天祥入庙,南宋的其他人就不必考虑了。”

“诸卿,朕在想,诸葛亮可否入圣殿?”朱祁钰抛出重磅炸弹。

然后就是帝王庙了。

朱祁钰颔首:“而且,要是以这个标准的话,钟繇也是能入庙的。”

宋配和张宾、崔浩都有资格入文庙。

可能在国外并不重要,但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尤为重要。

陈群献上来的九品中正制,凭此一策,够进文庙。

“都入文庙?”朱祁钰也纠结。

很快,就把名单商议出来。

段秀实、李德裕、裴度、高骈、刘晏、杨炎、陆贽、李泌、李吉甫、李绛、郑畋等等。

毕竟人家的功绩摆在那里。

在《春秋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

两宋的名臣就多了。

那岂不乱了纲常?

朝臣都反对郑和。

朝臣思维还没转过来。

人选实在太多了!根本写不过来,都是实打实的,起码水分小。

三国名单就太多了: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陈群、华歆、张既、钟繇、杜畿、满宠、董昭、刘晔、蒋济、王肃、张昭、张纮、鲁肃、诸葛瑾、步骘、顾雍、虞翻、薛琮、诸葛恪、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邓芝、黄权、法正、庞统等等等。

三国名单定下来:诸葛亮、荀彧、荀攸、郭嘉、鲁肃、陈群、张昭、顾雍、蒋琬、蒋济。

“姚阁老,若文臣以张良为界限,有几个能入文庙的?”白圭反问。

这一殿争议最大。

活下去的希望就可以了。

朱祁钰有意提高财政官员的地位。

反正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张安世、赵充国是能入庙的,其他人有待考证。

公孙弘和桑弘羊,争议性都很大。

“陛下,不如移去武庙?”胡濙不想自己入文庙的时候,旁边站个太监,騒臭。

王复的意思是,不能给钱,也不直接给好处。

在儒教里,是没有人能超过孔子的。

得把圣人搞得多多的,毕竟我们华夏文化源远流长。

明朝现在的名单就是:李善长、胡惟庸、夏元吉、杨士奇、杨荣、杨溥、姚广孝。

白圭坚持认为郭嘉能进。

又加入一个窦宪。

“就依诸卿的。”朱祁钰答应下来,没搞什么十哲。

但他本身是罪人,政治不正确,朱祁钰只能下圣旨,特赦其罪。

胡濙却道:“陛下,文天祥流传千古的是精神,而非政绩,老臣以为房玄龄更合适。”

西汉名单定下来:张骞、霍光、张安世、晁错、董仲舒、主父偃、桑弘羊。

没错。

茶水喝了一盏又一盏,身上都十分疲劳。

“让陆祥亲自雕刻。”

朱祁钰觉得,杨素的功劳,政治居多,战功比政治少,所以移入文庙,更合理一点。

占地面积要大,特别特别大。

“待老太傅百年之后,必能入文庙。”

只能求救于皇帝。

而武庙也有修订。

唐初能入文庙的就多了。

“陛下,叔孙通和郦其食也应入庙。”

韦孝宽也是能入文庙的。

入文武庙的人也是最多的时代。

“贾诩之能,多是三国演义编造臆想出来的,不可否认,贾诩着实出彩,若把他放在东汉,他可为东汉或西晋之名臣,完全可入文庙,问题是三国时代的名臣实在太多了,他的光芒被掩盖了。”

祖有功宗有德,方是祖宗。

方腊是反贼。

像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不入文庙,反而太监郑和入了文庙,这是皇帝往文庙里掺沙子、掺屎呢。

这是法理问题。

“文天祥如何?”朱祁钰问。

“诸卿不能将郑和看做一个宦官。”

最后裁定,中晚唐名单:李德裕、裴度、郑畋。

“左四殿,中间放置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左侧放明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的神位、神像……”

以后谁想进,得和这几位掰一掰手腕了。

但都争议性很大。

这些世家大族的人才,有真才实学的倒是真不多,吹牛都是个顶个的好手。

供奉这么多显赫君王,名臣名将,不能小气。

文庙四主殿主位也定下来:张良、诸葛亮、萧何、房玄龄。

“朕欲将杨素移入文庙。”

其中程昱、诸葛恪入武庙。

在《吕氏春秋》里: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

毕竟对治国的评价,是很主观的事情,战争胜败战果如何是很客观的,一眼便知。

“再分配些纺织的活计,让他们能赚一点钱。”

朱祁钰觉得可惜了,唐朝的人杰太多了。

这一殿,右侧多出一位。

姚夔坐蜡了,他脱口而出,结果犯了大忌讳。

“班固是文史大家,桓荣是儒学宗师,那卓茂的政绩究竟是什么?朕反正没看到。”

这一殿多少差一些,但这些皇帝,除了隋文帝外,都是唐朝皇帝,就显得唐朝皇帝厉害了。

一共设置九殿,空了一殿,摆明了是给自己准备的呀!

杨愔是高欢手下的谋主,北齐宰相,高隆之、段韶,都是高欢手下大将。

“姚卿失言了。”

但是根本不可能!

明太宗变成明成祖,纯粹是嘉靖的锅,等于把永乐皇帝造反给实锤了,顺便让朱棣死后不得安宁。

“陛下,咱们供奉元朝君主而已,怎么还供奉这么多大汗啊?”胡濙觉得别扭。

朱祁钰一锤定音:“诸葛亮、荀彧、郭嘉、鲁肃、陈群这五人是没有异议的。”

这一殿除了刘备,全是乱臣贼子。

蒋琬和蒋济不是一家人。

没错,钟繇治理关中,功劳甚大。

但已经入了武庙。

郦其食算是纵横家,外交家。

杜畿、张既等也就无缘武庙了。

汉初名单就定下来:张良、萧何、范增、陈平、叔孙通。

这些人杰,分散去东汉、西晋多好,就能大规模进入文武庙了。

“姚卿,既然马周已经入了,就让岑文本和褚遂良也进入吧,毕竟撑起了贞观之治的人才,如何夸赞都是不嫌多的。”

但,朝臣却不这样想。

五代名单:韩熙载、冯道。

朱祁钰斟酌起来:“朕本以为胡广也是能入庙的,但其后人不孝,便当个备选名额吧,夏元吉可有资格入庙?”

“诸卿,说回流民的问题。”

两宋名单很快就定下来。

这人选,当代人就不敢置喙了?

但朱祁钰着实双标,连蓝玉、胡惟庸等人都赦免了罪过,怎么胡广就因为后人不孝,不能入文庙呢?

但皇帝讨厌宋朝,自然不会遴选太多人入庙。

“还有两个人物,朕觉得难以决定。”

叔孙通占了儒家宗师的便宜,所以他显得争议性不大。

“而以诸葛瑾为标杆,那么三国能进去的超过二十人!甚至更多呀!”

朱祁钰也取消了卢植、黄琬等人的入庙资格。

李安世则首创均田制。

“圣殿该供奉谁呢?”

这一殿,把汉高祖和汉武帝,放于秦始皇左右,文景宣三位杰出帝王,东汉王朝的开辟者汉光武帝却只能居于最末,可以说,这一殿全是猛人。

过了大元,就是当代了!

“于谨进了武庙,独孤信就入文庙吧。”

“陛下圣明。”

这话就有违祖制了。

姚夔继续道:“郭嘉能进,法正也是要进的,可法正之功,如何和荀彧、鲁肃比?”

暗喻太宗皇帝是反贼。

朝臣基本持一样的意见。

所以都要供。

当然了,重点是给太祖皇帝洗白。

武庙之所以没选姜维,是因为姜维虽多次北伐,但没有取得大规模战功,不可否认是名将,但距离入庙还是差了一点。

“右三殿,中间放置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神位、神像,左侧陈列元世祖(忽必烈)、元宪宗(蒙哥)、赛因汗(拔都)、元定宗(贵由)的神位、神像,右侧陈列察合台汗(察合台)、元太宗(窝阔台)、海都汗(海都)、伊利汗(旭烈兀)的神位、神像。“

隋朝:高熲,杨素。

管仲和乐毅、杨素,送去文庙,程昱、邓艾、诸葛恪、王保保、郑和加入武庙。

一共98个人,空位比武庙要多。

霍光、荀彧、杜如晦、姚崇、苏绰表示不服,包拯、文天祥也想坐一坐主殿,李善长、胡惟庸也想翻身。

“陛下圣明!”

这话引起朝臣的赞同。

“既然要建庙,就不要拘泥地方,建得足够大,建得足够恢弘!”

但,不可否认,全是人杰。

王绾、冯去疾等人终究差一线。

这就有意思了。

在《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三皇。

朱祁钰却道:“班定远能入武庙,郑和之功,不比班定远差,他七下西洋,煊赫大明国威,声势比班定远更大更雄伟,如何不能入庙?”

朱祁钰坚持如此放置。

金国:完颜宗干。

朱祁钰之前就让陆祥去学习雕塑了。

入圣庙?

胡濙斟酌道:“陛下是想令诸葛亮当武圣?那诸葛亮和张良比起来,还有韩信,姜太公,您觉得谁更有资格呢?”

白圭的话,引起姚夔的反对:“郦其食取巧而已,靠一张利口夺齐国七十二城池,最终也因为一张嘴而惨遭烹杀,老臣以为他和张良等同殿,难免拉低了张良等人的档次。”

右侧的首位,当然是他朱祁钰了。

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是西魏八柱国,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弼则是李密的曾祖父;独孤信则是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

个个都性格分明,战功赫赫,长处特别长,短处也特别多,反而抉择起来困难。

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

所以费祎、董允不入,钟繇也就不能入庙了。

“那孟圣该在何处呢?”白圭问。

“姚大人,话虽如此,但郭嘉之谋,震古烁今,其十胜之谋,说尽兵法要害,魏太祖创业之初,皆靠荀郭之谋。“

“太祖皇帝曾说:王保保以铁骑劲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谋臣如攸、彧,猛将如辽、郃,予两人能高枕无忧乎。”

西晋:贾充。

永乐是方腊称帝时用的年号。

但和其他殿打起来,怕是要吃亏呀。

孔圣必为圣,连孟圣都要降格。

衰落的大唐,能臣照样不少。

顾雍的政绩虽然不是非常耀眼,但他为相十九年,治理的吴国蒸蒸日上。

宦官岂能和文官一起,入文庙祭祀?

“还要将画像供奉于上。”

但这一殿是最猛的,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领土极为庞大的蒙古帝国。

“郭嘉进。”

文庙,总名单如下:

管仲、商鞅、范雎、李悝、苏秦、范蠡、蔺相如、百里奚、鲍叔牙、伍子胥、尉缭、张仪、吕不韦、晏婴、韩非、李斯、张良、萧何、范增、陈平、叔孙通、张骞、霍光、张安世、晁错、董仲舒、主父偃、桑弘羊、诸葛亮、荀彧、荀攸、郭嘉、鲁肃、陈群、张昭、顾雍、蒋琬、蒋济、贾充、宋配、张宾、崔浩、王导、谢安、桓温、苏绰、杨愔、褚渊、李冲、高允、卢辩、独孤信、高熲,杨素、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虞世南、马周、褚遂良、岑文本、李昭德、姚崇、狄仁杰、娄师德、宋璟、张九龄、李德裕、裴度、郑畋、韩熙载、冯道、赵普、范仲淹、包拯、寇准、王安石、韩琦、孟珙、文天祥、韩德让、完颜宗干、耶律楚材、郭守敬、伯颜、刘秉忠、廉希宪、阿鲁浑萨理、脱脱、李善长、胡惟庸、夏元吉、杨士奇、杨荣、杨溥、姚广孝。

朱祁钰站起来活动一下:“此事就这么定了,交给工部督办便是,让蒯祥、陆祥、蔡信、杨青等用心督建。”

修订之后,武将一共128人。

“桑弘羊入庙,公孙弘不入,金日磾也不入。”

和孔孟比起来,张良诸葛就黯然失色了。

给人希望。

思想,是影响几千年,甚至影响华夏格局的存在,如何重要都不足为过。

“陛下,您欲根治黄河,东汉王景是治水名臣,不如请他入文庙?”姚夔道。

王景是水利专家。

一旦追封的话,不知道哪里就会冒出来一位先贤后人,哭着喊着要爵位,大明岂不乱了?

倘若不供颜回等人,可就把儒家得罪惨了。

“明承元制,大元是由四个汗国组成的。”朱祁钰道。

“正中央为黄帝殿,陪祀三皇五帝神位、神像,黄帝居中,左右为燧人、伏羲、女娲、神农、有巢氏在左侧,太昊、炎帝、少昊、颛顼、帝喾在右侧。”

朱祁钰全都放进去了,睡也不得罪,和黄帝放在一个殿里。

“他若能进,诸葛瑾和顾雍、法正,是不是也该进入?”

“陛下,您已经将马周列入其中了,马周、岑文本、褚遂良,老臣认为只能择一而入。”

三皇五帝还有不同的说法。

此刻,天都要黑了,总共讨论了两个半时辰。

唐初人选定下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虞世南、马周、褚遂良、岑文本。

死后又被嘉靖给坑了。

所以,苏绰、杨愔、褚渊、李冲、高允是必进文庙的。

“郦其食就算了吧。”

朝臣觉得这个办法,能平息天下读书人的怒火。

他上去的时候,挨着姚广孝也不错。

于谦就难受了,挨着郑和。

南朝似乎除了名将,没有名臣,看看南朝的名将:刘裕、檀道济、沈田子、王镇恶、萧道成、陈显达、萧衍、陈庆之、韦睿、羊侃、曹景宗、王僧辩、陈霸先、杜僧明、萧摩柯等等,数不胜数。

这个时期,朝臣争议不多。

五代名臣人选就少了很多,如查文徽、韩熙载、冯道。

各朝代的名臣名将太多了,华夏这片土地上,真的是太能诞生人才了,人杰地灵之地。

像桓荣、班固,又非治世之能臣。

而且,选的都是变法型人才,范仲淹和王安石。

于谦是唯一活着入武庙的人。

“王卿此言甚是,朕听之。”

朱祁钰认真道:“不止流民,天下百姓都要给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查了十几个小时了,终于搞定!明天、后天多写,写两个超大章,把欠下的还清!把剧情追上来!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