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荆州,别将我挽留!(一)(2 / 2)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为九州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大诗人屈原深爱的故乡。荆州,古代也称江陵。李白的名句“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江陵,指的就是荆州。

从李浩倡记事起,沙市市和荆州镇就早已连为一体——街道相连,公汽相通。后来,荆州地区和沙市市合并,取名jz市。

城市无非是有序或者无序铺在大地上一片片建筑物的集合体,这些大地上建筑物的集合体唯一的区别,只是面积的大小。

忙碌、喧闹和拥挤永远是城市相同的主题。

穿行其间的道路,对城市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矛盾的事物。它既是连接这些建筑物的纽带,也是分割这些建筑物的线条。

现在,明亮的路灯,早已经把这些线条点亮。在灯光的勾勒下,城市布局也大致可见。

现在最亮也最能看清楚的一条路是bj路,现在只能看见它的东段。这条路东西向穿过整个沙市市区,和荆州区的荆南路、屈原路和荆中路连起来横贯整个jz市全部城区。

这条路的东段,路两边集中了jz市很多企业。路南的沙隆达农药厂、毛巾厂、床单厂等一溜向市区内排过去。

即使夜晚的城市灯火通明,沙隆达——这个亚洲第一大的农药厂——厂区内,高高的反应塔上的灯光依然清晰可辨。

路北,由东向西,江汉油田的无缝钢管厂、沙市棉纺厂和荆棉纺织厂一字排开。虽然企业比路南少,但是企业规模不小。特别是沙棉和荆棉都是职工人数上万的企业,连带家属,两个企业有将近五万人口。

沙棉、荆棉这两个厂规模大,占地广。它们占去了沙市东区城市面积将近五分之一地方。多少年来,夜晚的沙棉和荆棉是沙市东区最明亮的一片区域。

和bj路平行的还有两条横贯整个沙市区的马路,江津路和荆沙大道。最终,这两条路也在荆州古城东门和荆南路连接起来,形成横贯jz市的三条东西向的主干道。荆沙大道是荆州、沙市合并成立jz市后,才打通连接起来的一条快速大道。这条路在城市的北部边沿,现在相当于城市的北环。

李浩倡现在没打算下江堤北行上bj路乘公汽回家,他想先在这凉爽的夜风里迈开腿尽情行走一会,毕竟三年没有踏上家乡的土地了。结结实实踩在江堤上的每一步,都是和家乡实实在在的交流和亲近!

他点燃一只烟,边吸边向西走。不时有出租车在他身边减速,试探性地鸣着喇叭,见他毫无反应,然后又加速离开。

顺着江堤西行,由于渐渐接近城市中心,城市的建筑物越来越高大、市中心灯光越来越亮,江津路和荆沙大道这两条路的轮廓逐渐消失在李浩倡的视线里。

第一条南北向贯穿整个城市的马路,从城市北边而来,直抵脚下的沿江路。这条路是红星路。

到达红星路,也就到达了城市的中心区域。

李浩倡继续西行,越过红门路、江汉路,将近大半个小时后,下江堤向北穿过沿江路,到达城市的中心——便河广场。

便河这条河其实早已消失,剩下的只是地名。这里原来只是中心城区的一块绿地。在这绿地茂密笔直的水杉树下,有他许多学生时代的记忆。

李浩倡上船的前一年春天,绿地里正在施工,高大的水杉树被一棵棵放倒、移走,听说要在绿地上建成一个大型的城市广场。建这个广场,是为了庆祝jz市成立十周年。他上船离开荆州的时候,广场正在铺设地面砖。

眼前,这里早已是个灯火通明巨大的广场。广场上超大的电子显示屏,正放映着一部科幻片。那些路过屏幕或站在屏幕下看电影的人,不停地被电子屏幕上变化的光线涂改着颜色,变幻莫测。

三年的时间,居然让他对这个曾经熟悉如自己身体一般的城市有了很大的陌生感。

他跑步穿过广场,登上广场北边横跨bj路的过街天桥——沙隆达天桥。

对李浩倡来说,天桥是个特别的地方。每次外出回来后,他都喜欢在进家门前,先到城市任何一座天桥上看一下熟悉的街景。只有这些熟悉的东西,才让他有种“我已到家”的感觉。

bj路是荆州最繁华的一条路。如果说马路是一条河流的话,那么,马路上那些来来往往亮着雪亮灯光的车以及或匆忙或悠闲的行人就是这河流中的流水。路两边的高楼大厦就是这条河流的堤岸。

现在,堤岸一片灯火通明。

坐上101路公交车,他像个外来客一样不停地扭着脑袋,看车窗外的街景。101公交线沿线的路灯都换了,灯光显得比原来更加明亮且柔和。三中附近临街的房子,正对大街的墙面都涂上了新的涂料或贴了新的墙砖,bj西路沙市和荆州接壤处,有几段多年“肠梗塞”的路段也拆除了路边的房子,扩宽了马路。道路及其边上的街景都有了变化。

刚刚登上天桥时的陌生感,现在依然存在。

李浩倡的家在老城区。至今,高大的古荆州城墙还和几百年前一样屹立在那里,严严实实保护着怀抱里的一切。东门是古城最气派的门户,门洞上两个巨大的铜字“荆州”在射灯地照射下,熠熠生辉。

古老的护城河环绕着古城,波光粼粼的水面反射着城市五光十色的灯光。古城的东门前的护城河特别宽阔,只不过,前几年已是水上公园的一部分。河上的九龙桥跨河直抵东大门,连接着古城内外。

车过九龙桥时,他闻到了熟悉的水腥味。

不论这城市外貌怎么变化,她的味道还在那里,丝毫没变。

车进东门,他在荆南路第一个公交站台——张居正故居站——下车,然后往回走上紧挨城墙的内环东路。

城内环是他特别喜欢的一条路。路两边的树,枝杈相交。除了冬季,行人简直就是走在一个绿色的隧道里。阳光明亮的日子,隧道里的空气似乎都绿的。

往北第二个路口就是张居正街了。东西向的张居正街很短,不到一千米。在张居正街北,从东向西数,第三栋房子是栋三间三层的西式小洋楼。不论是房子的建筑式样还是建筑材料,都显示出它是栋超过百年的老楼房!在张居正街,这栋房子的门牌号码为“张居正街005”,大家都叫它“张居正街五号”。

“张居正街五号”就是外婆、妹妹安歌和李浩倡三个人的家!

街道两边的法国梧桐还和他离开时一样高大,宽大的叶子在夜风中还是和他离开时的那个夜晚一样哗哗作响。

在所有的植物中,李浩倡比较偏高大的乔木,他一直对它们充满热爱、崇敬之情。法国梧桐是他很喜爱的一种树。

家门口有棵法国梧桐,树干两米左右的高度,有一个巨大的结疤,结疤很像一张人脸,这张脸上最惟妙惟肖的是那双眼睛,略微向下注视着什么,显得十分深邃且略带忧伤。

现在,他又看到了这双深邃的眼睛。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