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70、推广(1 / 2)

建平帝裴安此时亲眼见到了庄子上产的红薯土豆,对那产量有了一个清晰直接的认识,原本悬在空中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这会儿更是踌躇满志。

裴安对朱首辅还有几位大人道:“此事既是杨大人一路跟进,红薯土豆这些高产作物更是杨大人花了大价钱让手下的人出海去寻的,既然如此,推广一事交由杨大人负责可好?朱阁老这次便也请您委屈下,从旁协助杨大人可否?”

朱首辅这会儿自然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这事情本来便是杨大人提出的,功劳也自然是在他,这会儿陛下愿意让他从旁协助分一分功劳已是开恩,他又怎会因为不是主事之人而不满?不过经此一事,朱首辅心里更是打定接下来更要小心谨慎,万不可行差踏错,如此才可在这首辅之位上待到致仕,衣锦还乡。

陛下虽然年轻,但是性情宽厚,他这个首辅虽然没有什么大功绩,但是只要不出大错,几年之内还是不必担忧头上的乌纱帽的。

虽然陛下没有提到几位次辅,但是同为内阁之人,他们也是要出几分力的,不过却也没有人敢抱怨,毕竟不论如何,他们现在做的这件事都是一件足以流传史册,前无古人的大事,他们既然从中出了几分力,说不得来日史官也能给他们记上几笔,这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

次日,建平帝裴安早朝的时候,在朝堂上提出了此事,瞬间惊起千尺浪,虽然有些怀疑此事的真假,但是见内阁的朱首辅还有几位次辅皆未有反对之声,便知道此事不离十便是真的了,但因此才更惊人,亩产千斤,实在是让人不敢置信,古往今来还未见过产量如此高的作物。

“此事交由杨次辅还有朱首辅负责,内阁还有六部官员需要全权配合,不得怠慢,下面各县主事官员更要做好协助之事,如无异议,便退朝吧。”建平帝裴安拍板定音。

下边众官员齐声道:“是!”

殿上众人碍于陛下还有首辅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但是散朝之后却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起了此事。

“你看此事可行性如何?当真能将产量如此之高的作物推广开来?而且这么高产量属实吗?我们也未曾亲眼见上一见。”

旁边一位官员道:“这事既然是杨次辅做出来的,那么肯定是真的了,这个可行性应该也就不用担心了,你看哪一次这杨次辅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成的?之前那炸|药、水泥、肥皂……各样东西,哪一样拿出来不是震惊众人的?如今又弄出两样高产作物也就不显得奇怪了。”

另一位大人也在旁边称是,道:“昨日听说陛下率朱首辅并几位次辅好像是去了京郊的一处庄子上,那处庄子正是杨大人的,想来几位大人应该是亲眼去看的,这产量应是真的了,不过我们也不必急,既然此事交由杨大人还有朱首辅处理,咱们六部也要从旁配合,肯定是要亲眼见一见那土豆红薯这两样的东西的,到时候便什么都清楚了。”

因为这庄子上的红薯土豆还有辣椒等,都是杨云清花银子派船队去海外寻的,这花费自然是不菲的,此番更是要将这庄子上又花了许多银子培育出来的红薯脱毒全部都当作种子下发到农户那里,建平帝自然是要给点补偿的,因此在第二日便派了内侍抬了许多赏赐去了杨府。

赏赐倒是其次,建平帝深知此次杨云清功绩不菲,甚至是堪比开国功臣之功。开国功臣皆能封爵,而如今寻来能令天下百姓温饱摆脱饥馑的高产作物,此番功绩当然是足以封爵的。更何况建平帝子登基起便与杨云清这个次辅关系匪浅,既有君臣之实,又有郎舅之亲,他对杨云清自然不是一般的信任,他此番是打算借此事给杨云清封爵的,不过此时倒是不宜提出,待到此事事了,效果初显的时候再说才是最佳时刻。

因为接下来内阁成员并六部皆要一起承办此事,杨云清也不是小气之人,大手一挥,从庄子上拨出一批红薯土豆,送给了内阁还有六部的诸位大人尝鲜,只是这数量上当然比不上之前给交好的几位大人送的那么多了,一个人几筐几筐的送,现在这会儿这些大人每个人得的几样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一筐而已。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