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五十章 困城(1 / 2)

朔州城,岳飞带着太原十八骑。分四批入城。为的,就是不想引起金人的怀疑。可他们,最终还是低估了金兀术。

金兀术大营,当手下们来报,说是有几个不明来历的人入城的时候,金兀术的脸上明显多了一丝怀疑。

“你是说,有汉人入城?”金兀术再次的问了一遍。

那手下点了点头:“是的大王,他们有五个人。说是,来朔州做生意的商人。”

金兀术皱了皱眉头:“商人,这个时候还有汉人敢来经商,他是不想活了么。”

“小人也是这么问的,可他们说,他们历年都来此地经商。带一些茶叶之类,再运回一些毛皮。打仗打他们的,他们这些生意人不影响。”

金兀术“哦”了一声:“原来是这样,商旅,倒也情有可原。只是,你为何要来告知于我。”

这理由虽说是有些牵强,倒也还算说得过去。商人发国难财,也是有许多的。

比如说,明朝时期。为防蒙古人卷土重来,明王朝把国防重点放在了北部边疆,在北方驻扎了大批主力军队。但是,随之困难也摆在了眼前,那就是:大量的军用物资筹备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朝廷想出一个妙招,用“盐引”来吸引商人。

在盐业制度管理下,发给商人的买卖食盐的“许可凭证”。朝廷用“盐引”来鼓励商人把大量的粮草等物资运送到边境,作为回报,再换给他们“盐引”。当时的晋商,凭借着自己在北部的地理优势,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契机。

八大皇商: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他们可谓是盛极一时的大富豪,这八大晋商曾得到雍正皇帝的接见,被封为“内务府黄商”。

这八位商人在清军入关和清朝建立初期,为清朝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和情报支持,对清朝的稳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他们被清朝皇帝赐封为皇商。

有人说,这八大皇商才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正是这些汉奸商人的出卖,使得满清日渐强大。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此时的金国也是一样。

商人说白了就是唯利是图,他们才不管你什么宋金开战。他们都是利益至上,为的,就是利益。

许多商人为此铤而走险,不惜冒着啥拖得风险,去边关走私金国的毛皮山货。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会给金人带来茶叶瓷器等物品。

原本,朝廷是有自己的榷场的。和平时期,榷场贸易发展如火如荼。对于双方两国来说,确实是互惠互利的局面。

但是对于宋金双方来说,一旦双方战事迭起或者两国关系闹僵。这个时候,宋朝这边就会关闭榷场。

而关闭榷场的后果,是双方都不能承受的。金国的毛皮成了滞销货,大宋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等,也无法和金国交易。

这个时候,走私便会兴起。大量的走私商人铤而走险,双方私底下都在悄悄进行着交易。

唯利是图的商人,来朔州经商,似乎也说得过去。只是,为什么这手下会来告知金兀术,这倒是让人难以理解了。

谁知,这手下极是的尴尬,他似乎知道自己闯了祸。这才嗫嚅道:“小人、小人发现他们不止是一拨人。而是五人成形,分四批入城的。”

“啪!”的一声,这名手下金兵,狠狠的挨了金兀术一个大嘴巴子。

金兀术一个大嘴巴扇了过去,怒斥道:“如此大事,为何不早报!”

如果说是一波商人入城还好说,可有几拨商人入城,这就有大问题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