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8章 大爷真办事 微服私访(2 / 2)

“嗯呐……”

徐宁调侃道:“去年就写情书了,那肯定是认准了呗。”

“诶呀,二哥,你咋还笑话我呢。”

“我是夸你勇敢,笑话你干啥。但你现在这个年纪,寻思这些事有点早。”

“二哥,你不是说现在国家提倡自由恋爱么。”

徐龙说道:“那你就早恋啊。”

“大哥,这哪是早恋啊,我是寻思姜叔老瞅我不顺眼,我想溜溜须。”

徐老蔫大笑:“哈哈,这对劲!溜溜须没毛病。”

走到岔道口,众人就各自回家了。

回到家中,和刘丽珍唠了会家常嗑,徐宁和关磊就回西屋睡觉了。

由于连续打了两天猎,人和狗都需要歇一歇,所以次日早晨刚吃完饭,徐宁就寻思去东山遛遛套子,就当做是饭后消化食了。

他提起去东山,王虎紧忙起身要去换衣服,随即王彪、刘天恩也举手说要跟着去,他俩在家歇了一大胯还是有点疼,但精神头已经恢复了。

杨玉生喝着茶水说道:“二宁,让你爸几个搁家歇歇,我跟你去山里头溜达一圈。”

徐老蔫窜起身,说:“三哥,哪能让你自个去啊,我得跟着。”

“不用,我和二宁去溜达就行,你们都搁家吧,连着跑两天再好的体格子也累挺,我是当做消化食了。”

徐宁明白杨玉生是啥意思,他应该是想去林场后身或者楞场附近瞅瞅。

“那就听我三叔的,你们都搁家吧。”

李福强说道:“我得跟着去啊。”

杨玉生摆手说:“你也搁家,你要是搁家闲不住就去拽点柴火。”

“啊。”李福强点点头。

随即,徐宁取下挂在墙上的56半和老撅把子,再抽出几根绑腿,背着装绳子的布兜和杨玉生出了门。

刚走出屯西口,杨玉生就问道:“东山有楞场吧?”

“有,咱直接去楞场啊?找个就近的,当做消化食了。”

“哈哈哈,你小子还挺会学话。那就先去楞场瞅瞅,我也知道看不出啥,但瞅一眼心里有底啊。”

“明白。”

两人顺着老林子进入东山,这片山没有高峰,全是低矮山包,漫山遍野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最多的就是水曲柳、红松、冷杉,其次是刺五加、刺老芽、老虎杖子这种灌木。

在东山走了七八里地,才到了最近的22楞场,此时楞场里已经有人在干活了,伐树的、挂套的、归楞的、记数的约莫得有三四十人,因为没过正月十五,所以回楞场干活的人比较少。

杨玉生和伐树的工人唠了两句,便和徐宁去到楞场里转了一圈,他发现楞场的木头楞子,摆放的都挺整齐。

“工人就住在窝棚里?那能暖和么。”

徐宁点头:“暖和,三叔,别小瞧这窝棚,管不少事呢。窝棚里边是个大炕,能睡三十多人,窝棚里就点俩炉子,再将炕烧热乎,睡觉不遭罪。”

杨玉生指着窝棚,点头:“那我进去瞅瞅啊?”

徐宁直接推开门,迈腿跨进去,瞅见有一老头坐在炕上喝酒,他打声招呼:“大爷,我进山打猎有点渴了……”

“渴了?渴了自己倒水喝,茶缸子搁炕梢,暖壶搁炉子旁边,自个倒!你打猎咋跑这头来了?”老大爷挺爱唠嗑,闲问一嘴。

“这不是跟我叔来东山遛套子么,啥都没瞅着……”

杨玉生进屋打量一圈,感觉温度够用,因为刚进窝棚就感觉一股热气扑面。

“老哥,咋头午就喝啊?”

老头笑说:“头午喝点精神精神,你来一口啊?”

“我酒量不行,一口就下不去山。老哥,这屋里瞅着挺暖和啊。”

“暖和!头些年就是烧炕老特么冷了,大半夜都能被冻醒,后来林场有个领导姓郭,特意给送的炉子,这炉子都是新的,刚使两三年……”

杨玉生一怔,问道:“这俩炉子是林场给配的?每个楞场都有啊。”

“嗯呐,都有!林场领导说啥玩应,工人休息不好,搞不出产量。

年前我还听说,林场要请人打牲口呢,到时候把肉分给我们楞场,一月最少吃顿大肉,后来也没信了,不知道咋回事。

诶,你俩打猎应该经常能吃着肉吧?”

徐宁笑说:“七八天能吃着一回吧。”

“诶妈呀,那你们这日子过的正经不错啊,我们家俩月能吃一回肉都不善了。”

徐宁说:“这不是有点打猎的经验了么,隔三差五能下点货。”

“啊,那你俩这不行,你得跟小徐炮学。知道小徐炮不?就是庆安老徐家的二小子,诶我艹,年前壳死一头六七百斤的大猪啊,老特么有能耐了!

现在那大猪还搁林场门口立着呢……”

杨玉生闻言瞅了眼徐宁,笑道:“小徐炮谁不知道啊,我们也有所耳闻,确实挺厉害。”

“那可不咋地,也是年前,这小徐炮就整死两头黑瞎子……”

听着老头吹嘘自个的徐宁,的确有那么点尴尬。

喝了酒的老头,话多一点,絮絮叨叨的也能理解,但徐宁没有跟他表明身份,毕竟说了也没啥用,除了装比一时爽,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五分钟后,徐宁和杨玉生走出窝棚,俩人直接朝着林子里走去。

“你咋没跟老哥说你是谁呢?”

徐宁笑道:“三叔,我也不是小孩。”

“对喽,那刚才他帮你吹牛比,你心里啥感觉,挺爽吧?”

“那肯定的!”

杨玉生笑道:“自个听听就行,特别是你做这种有危险性的工作,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别觉着旁人抬你两句,你就往起飘。”

“明白,要是以前我肯定飘到云彩里去了,现在肯定不能飘,因为屁股已经扎根在这片土壤了。”

“好!今个收获还凑合,你郭舅是个认干的领导啊。”

徐宁笑说:“三叔,我郭舅是有点小毛病,但他办了不少实事,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郭兴民的小毛病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市里林业局也有些传闻,那就是特别爱钻营,徐宁琢磨他上辈子被冷待、原地蹲坐好几年,就是因为这个小毛病。

杨玉生点头:“恩,没进窝棚不知道,一进吓一跳。关心楞场工人的住宿情况,确实挺务实。”

为啥这么说?因为楞场工人是楞场的把头自个招来的,和林场没有啥关系,而郭兴民能将视线放在楞场工人身上,就说明他的确很务实,也知道工人的不容易。

“三叔,还去28楞场不?”

“不去了,眼瞅着快到晌午,咱俩赶紧去遛套子,然后往家走。明个也得搁家歇着吧。”

“嗯呐,狗得搁家歇两天,我爸体格子也不咋地,他昨个都是硬撑的。”

杨玉生笑道:“看出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