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8章 哥窑瓷器(2 / 2)

我脱口而出:“哥窑?”

但是,从来没有听老爸说过有鲜红色的哥窑瓷器呀?我们也没有给这瓷器上过釉呀?

“什么哥窖?”茨柳依爱惜地摸着红瓷人,惊喜地问我。

我把从老爸听来的故事给茨柳依讲了一遍:“相传在宋代时,龙泉县当地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章生一,老二叫章生二。章村根以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性格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聪明非凡,亦有绝技在身。自章村根去世后,生一、生二兄弟俩分家,各开窑厂。

因为章生一是哥哥,时间久了大家都称他开的窑厂为哥窑,称章生二所开的窑厂为弟窑。兄弟俩都擅长烧造青瓷,而且各有成就。但老大章生一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耳中,看过哥窑烧制的青瓷后,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瓷器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像鱼子,有的像柳叶,有的像蟹爪。

老大生一欲哭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想了一个办法:他泡了一杯浓茶,把茶汤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皇帝对这种新出现的瓷器样式充满兴趣,朝中上下都开始流行章生一的哥窑所烧制的“金丝铁线”瓷器了。”

茨柳依听完说:“还有这么复杂的故事呀?”

但是,我们没上过什么釉呀?干嘛这瓷器就变成这样呢?”

我突然想起来,那几个维修锅炉的工人想降低锅炉温度,曾经从小溪里挑水向炉??里浇水,应该是那水是小溪底沉泥就是瓷器的釉,它刚好浅涂在这两件瓷器上了。

我看着这红花斑碗,这碗里面外面都有鲜红不规则的斑釉,有的像鸡,有些像人,有些像马,十分神奇。

而茨科伊手上的彩瓷人更绝,瓷人面孔和脖子是粉色瓷体,头上的鲜红彩釉则是红头巾,而身上那花斑冰裂纹,是再合适不过的花和衣服了。

难怪茨柳依总舍不得松手,时不时盯着,扶摸着。

“你打算晩上也不松手?要抱着这红瓷人睡觉吗?”我笑着问茨柳依。

茨柳依把红瓷人紧紧抱在怀里,翘着嘴,跳皮地说:“就是,晩上我要抱着红人睡觉!”

我大笑起来。

我从门口看客厅外那头开着门的房间,看到茨科伊正坐在办公桌前时不时写字,时不时发愣。

我手里拿着红碗,走出茨柳依的房间。

我在茨科伊身边的椅子坐下问:“阿姨,你好像有心事?”

“一个小屁孩,知道什么叫心事?”

“我都十二岁了,不是小屁孩。”

“哈哈……和茨柳依同岁。”

“阿姨,你能告诉我你在想什么吗?”

“等你长大后,就告诉你,好了,你和茨柳依在家不准走出去了,我去食堂打取面色黄油。”

说完之后,茨科伊用围巾包了包头,起身就朝外面走了。

我转身回到茨柳依房间,对茨柳依说:“你妈妈好像是有什么心事似的。”

“妈妈每次发愣时候,晚上都会写日记,她写的日记是用中文写的,我和爸爸都看不懂。”

“你会说中文,怎么不会看中文?”

“我只懂看简单的几个字,看不懂整篇文章。等下我拿妈妈的日记本给你看。”

茨柳依说完就跑出了房间,不一会儿,她拿着一本胶皮日记本来到了我面前。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