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 31 章(2 / 2)

林晓让小二帮她介绍,林满堂也在旁边帮她参详。

李秀琴问掌柜,“你们这里有农书吗?”

书店掌柜从书架取出几本书给她看,“《夏小正》、《吕氏春秋》、《氾胜之书》。”

“没有《齐民要术》?我听我们村教书先生说的。说是讲种地种树,你们一准知道。”

书店掌柜一怔,“种地种树?那就是《氾胜之书》了。”

李秀琴摇头,不是《氾胜之书》。心里却暗自嘀咕,不至于吧,《齐民要术》可是很出名的,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就算这书店不卖,至少也该听过啊。

书店掌柜摇头,“没有。”

李秀琴迟疑问道,“会不会是你们书店没有印这本书,府城兴许有呢?”

书店掌柜笑了,“老朽不才,是建德十三年的秀才。从未听说过《齐民要术》。”

竟是个秀才,那应该算是这个时代的高材生了,他都没听过,那应该就是没有了?

李秀琴冲他笑笑,“大概是我听错了吧。”

“娘?怎么了?”林晓拿着一刀纸过来,掌柜报了价格。

李秀琴摇头,“没什么。”

付完钱,三人出了书画铺。

买完东西,一家三口到一家面馆吃饭。

因为不爱吃这里的猪肉,林满堂给女儿要了一碗鸡腿面,里面还打了一个鸡蛋。

李秀琴要的是鸡丝面。林满堂要的是素面,比李秀琴那碗省了四文钱。

李秀琴见他这么省,心疼得不行,劝道,“要不然你也加个鸡蛋吧。你这身体也不行,得好好养养。”

别看林满堂这副身体没怎么干过活,可他吃的跟大家一样,都是没营养的饭菜,也虚着呢。

林满堂压低声音,撇了撇嘴,“还是算了吧。一个鸡蛋就要三文钱。村里才卖两文钱一个呢。”

李秀琴抚了先额,村里怎么能跟面馆比,人家这面馆总要赚钱吧。再说了,他们赚钱就是为了让家人穿得好,吃得好。

他们其实这几个月没当挣,真没必要节省,再说了省这一文两文有什么意义。

李秀琴也不跟他废话,回头冲掌柜道,“给他碗里加个鸡蛋。”

林满堂嘴里嫌媳妇浪费,心里却为媳妇疼他而高兴。

三碗面端上桌,也不知这老卤是怎么调的,出锅便香气四溢,香飘十里,让人闻了忍不住口舌生津,恨不得全塞进嘴里好好品尝其中滋味儿。

三人迫不及待拿起筷子,滚烫的热气扑面而来,吹了几下,感觉不怎么烫了,挑起几根送进嘴里。

浓郁的香料混和着高汤,再配上爽滑劲道的手擀面,一入口便令人胃口大开,浓香而不腻、味浓香醇的肉味儿环绕在唇齿之间,细品之下还有鲜嫩的葱香。

面刚出锅,香味飘出来后,几个行人驻足在面馆门口,偷偷咽了好几次口水。甚至有个不懂事的孩子躺在地上打滚耍赖也要他娘给自己买一碗面尝尝。

在行人艳羡的目光中,三人将一碗面吃得精光。

放下空碗的那一刻,三人眼底全是笑意。

满足!

太满足了!

这是他们一家三口穿过来吃得最美的一顿。

回了家,李秀琴将布料拿给林老太。

对方果然很开心,只是老人家到底节省惯了,唠叨个没完,“不是还欠着村里人钱嘛,怎么又买布了?多浪费钱啊。”

她又说起林家之所以能有这么多地,多亏全家懂得节省过日子。

李秀琴自来奢侈惯了,哪受得了这个,忙岔开话题问林老太,“娘,您身上的衣服谁做的?”

林老太低头瞧了一眼,“还能有谁?你大嫂呗。”

她瞟了眼李秀琴身上的衣服,“你身上的衣服是你自己做的吧?袖子也太大了。多浪费布啊。你瞧瞧你大嫂的袖子,多省面料。”

刘翠花为了节省布料,做的袖子很窄,很是贴身。但是她的手艺不太好,针脚显得很粗糙,还不如原身呢。

李秀琴与林老太闲聊一会儿,就回了家。

头花挣了些钱,李秀琴越发有信心。

她拿着布料到了村长家。

村长媳妇问她头花卖得怎么样,刘翠花点头,“卖掉了。头花只肯给二十文一个。不过对方让我把花样卖给她,得了两百文钱。我小赚一点。”

村长媳妇听她赚了些钱,心终于踏实了。

李秀琴把布料拿出来,又拿出一张新画出来的花样,“这是个新的,桂香再帮我做吧。”

她又将自家做衣服的布料翻给春娘看,“这里的布料是给我家人的衣服。春娘看着给做吧。左右离天冷还有些日子,你慢慢做,不着急。”

村长媳妇笑了,“哎哟,这么好的面料,你今年这是发财了呀?”

“发啥财呀。”李秀琴摆了摆手,“我这辛苦一个夏天卖凉粉,起早贪黑,怎么也得给自己做身新衣穿穿。”

村长媳妇点头,“是这个理儿。咱挣钱不就是为了这份体面嘛。”

“就是这么说呢。”李秀琴看向春娘,“能做吗?”

春娘点了下头。

李秀琴把给林满堂买的那块布桂香看,“先给晓晓她爹做身秋衣。然后再做里衣。”

幸好她知道她男人的性子,特地要了一丈的布,要不然只她和闺女有新衣,她男人没有,多不好啊。一家人就得齐齐整整,都有新衣穿,那才叫圆满。

她先让春娘帮忙做秋衣,也是想看看对方手艺如何。要不然冬衣可不敢交给对方。

听到要做里衣,三人都微微有些惊讶。

古代没几个女人不会做衣服的。里衣就是基本功。她居然连里衣也不想做。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春娘摸着面料,这细麻布一看就是好布料,摸起来特别软和。

“好,只是得让林二叔和晓晓过来量下尺寸才行。”

李秀琴点头应了,“他们去地里了,待会儿,我带他们过来量尺寸。”

春娘点头,展开布,量了尺寸,发现这布有剩余,又问道,“除了一套衣服,这布还有得剩,要不要做两双鞋子?”

李秀琴微微有些惊讶,“你还会做鞋子?”

做鞋子可是个力气活。她以前下过乡,那些农村妇女几乎个个都会做。但是想要做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手上得有力。

她前世不是没跟着学过,可她就不是那块料。跟着学了几天,手都扎出几个洞,也没学会。最后只能作罢。

春娘摇头,“不是我。”

村长夫人忙解释,“她不会做。她手上没力气,做不了这个。而且做鞋子,费力气,手指都能磨出茧子,以后想绣花可就不容易了。是我会做。”

她从屋里拿出自己刚做的新鞋,“你瞧瞧我这手艺怎么样?针脚是不是很严实?这可是千层底的,我一针针缝的。”

在李秀琴认知里,村长虽然只是个小官,但好歹也是官啊。是官就得端着架子。没想到这村长媳妇居然这么接地气,竟然私下接活赚钱贴补家用。

许是她表现得太过惊讶,村长媳妇重重叹了口气,“都说我男人是村长,是咱们村最有钱的,可咱家三个儿子念书,家里却只有一百多亩地,每年产出却是固定的。虽然做鞋子挣不了几个钱,好歹能贴补一下家里。”

李秀琴恍然。这古代念书可不容易,那书本就贵得离谱。

李秀琴很理解得点了下头,“凭手艺吃饭,没什么好丢人的。”

村长媳妇可算是找到知音了。她做鞋子都是偷偷摸摸的。做完了以后,她也不敢到集市上卖,免得被别人知道,她男人丢了面子。她都是趁着儿子到县城读书,顺便让儿子稍去。

她之所以敢跟李秀琴说,那是因为李秀琴连里衣都让别人做,这事要是传出去,对方只会比她更丢人。

但是她没想到李秀琴如此善解人意,说出这么暖人心窝的话。

不过她还是叮嘱李秀琴不能传出去,要不然大家该误会了。

李秀琴一再保证不会说出去。

村长媳妇点了点头,“那就好。”

李秀琴又问桂香会不会做蕾丝,知道对方没听过,她还专门用几根绣线给对方演示一遍。

桂香倒是听懂了,只是她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线要做成镂空的,这种能好看吗?

李秀琴见她面露疑惑,笑道,“试试看呗。兴许做出来好看呢?”

桂香想了想,“行,那我试试看。”

李秀琴点头,“这个不急,先以新头样为准。做五十个就成。”

桂香点头答应。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8-15132020-08-15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饕餮饿了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