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2】(1 / 2)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神”为何错失美国互联网经济

用50本书构筑你的商业知识图谱。大家好,我是吴晓波,今天我们开讲《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一、“护城河理论”

巴菲特曾经有一年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就是我们推荐的这本书中,提过一个概念,叫“护城河理论”。

一个企业进入到一个特别好的行业,每年高速成长,第一件会碰到的事情就是进来一堆野蛮人,一堆新进入者来跟你打价格战,打规模战,来跟你抢人才等。

所以一个企业就好像建城一样的,当城市建完以后,你要捍卫自己的资产,对不对?那怎么办?你要干两件事:第一,你要高高筑起城墙;第二,你要把护城河挖得非常非常长。

那么这个城墙是什么?就是核心技术。可口可乐重新定义了什么叫碳酸饮料,吉列刀片也好,口香糖也好,它们在这个细分领域中掌握了核心技术。

第二件事情是护城河,护城河是什么?就是你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当经济波动的时候,当别人要攻击你的时候,你有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一个不可动摇的、不可竞争的品牌,然后你和经销商之间有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利益关系。

技术和消费者关系构成了一个企业的城墙和护城河。

所以我要投哪些公司呢?我要投那些具有很高的城墙和很深的护城河的这些企业,然后我要长期地去拥有它们。

巴菲特曾经说:“我们宁愿拥有希望之星钻石的部分权益,也不愿意拥有人造钻石的全部所有权。”就是,我们要去找那些在资本市场上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那些希望之星的钻石,我哪怕占有它一部分的股份也很好,但我不需要那些看上去很耀眼的,但实际上没有长期价值的人造钻石。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判断什么是希望之星,什么是人造钻石,因为价值投资理论是对长期稳健性的一种判断和持有。

二、从“卵巢股票”反观我们的人生

我们看这本《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方面可以学到很多经营理财的知识,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反助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无论你是做任何行业的人,巴菲特对事物、对企业、对时间的很多判断,他的很多哲学性思考对我们都有很多启发。

在这本书中,我有一次读的时候有一段内容挺让我感慨的:巴菲特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卵巢股票”。

如果从概率上算的话,他说,我能够投胎到我妈妈子宫里,然后我妈妈把我生下来,变成一个美国人,这件事情的概率是多少呢?是2%。

他说,很重要的是你进了哪个子宫,那个子宫刚刚在哪个国家,这只卵巢股票决定了你未来人生的成长,包括你跟财富之间的关系。

他在2016年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算了一个账,他说:“在过去的20多年里,美国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是08%,gdp的增长率平均值是2%。这听上去并不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就一代人的时间而言,比如25年,这个增长速度会带来人均实际gdp344%的增长,为下一代人带来惊人的19万美元的实际人均gdp增幅。如果是平均分配,那么一个四口之家每年可获得76万美金。”

这是2016年巴菲特对过去20多年一个美国家庭和美国经济成长的判断。

那么我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就想到我的这个“卵巢股票”。很偶然的机会,我以一颗受精卵的方式进入我妈妈的子宫,然后我妈妈把我生在了中国这个国家。

从1978年到2019年,41年里,中国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大概在03%左右。然后中国的gdp平均增长是在68%7%左右,是美国的3到4倍。

所以如果你用巴菲特的卵巢股票的方式来评价一个生在1960年代或70年代,或80年代的中国人,他的这个卵巢股票的价值就有可能比美国的卵巢股票价值还要大。

比如说在1978年的时候有两个女生,一个在中国最好的一家饭店,比如说北京饭店当营业员,另外一个在美国一个最普通的麦当劳当营业员。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