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1章 不是免费做不起,而是收费更有性价比(1 / 2)

郭嘉死了,让刘文武略感遗憾。

好在,南阳的世家这次还没来得及跑路。

“我李家传承数百年,乃是名门望族,你敢动我试试”

“行吧,试试就逝世。”

“你刘文武算狗屁的皇亲,不过一反贼耳,我张家……”

“不用说了,拖走”

“就算汝亲自登门拜访,吾……呜……”

一旦动手,后面想要求饶的话也就不用讲了。

也不知道这些人哪里来的这么大的优越感。

“也不打听打听,宛城一条街,究竟谁是爹!”

就连蔡邕这号的,不也给董卓陪葬了嘛~

总觉得自己忘了些什么事。

算了,反正也不是太重要的事。

这一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不仅是拿下了荆州全境,最重要的是成都文武学院首批毕业生马上要毕业了。

首先由刘文武发表重要讲话,接着毕业生整体宣誓言词。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尽忠黄巾军职务,一切服从刘帅命令。无间始终死生,只知奋斗牺牲。努力人类平等,不计成败利钝。”

这些人中多数都是平民出身,黄巾军后代等,面向全益州招收,符合条件即可免费入校学习。

而且毕业后,包分配工作。

内分文武两门,可以主修一门兼修一门,旨在为黄巾军提供中下层军官以及地方官员。

从下一年开始扩张到益荆交三州招生,14岁以上20岁以下,黄巾军内部人员优先,背景清白者优先,孤儿优先。

如刘文武预料的一样,武科爆满,文科整体素质都不高。

不过学习后只要可以胜任地方干部的职务就可以了。

主打的就是忠诚,踏实,宁缺毋滥。

初平二年(195年)起,三州开办学校,招收7到10岁的学生。

读书识字,算筹文学,农业制造等都有涉猎。

学期三年,毕业后学习优异者可升入文武学院深造。

主要作用是扫盲,培养下一代人才。

当然这并不是免费的,每人每年需交五斗米作为学费。

不是免费的做不起,而是收费更有性价比。

这一年经过刘巴的经济金融计划后,钱多的用不完。

免费的总会有滥竽充数的,收费虽然提高了部分门槛,但是真的不贵。

以现在三州人的收入来说,这些只能算轻松的负担。

有钱人其实都有私塾家教,这样的人培养起来只会服务自己的家族,很少会想到家国天下。

所以,刘文武就是要将这些人拉回来从小培养。

你不出来也没关系,以后别说当官了,做生意都没你的份,等着破产败家吧。

在我的地盘,还能整不死你。

实在抵死不从的,就是反黄巾,抄家~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刘文武对于三州绝对掌控的基础之上。

可能是霸道了些,但是创业初期只能有一个声音,容不得其它杂音存在。

这一系列的调整,只释放出来这一个信号,要么跟刘文武混,要么就去死吧!

仅剩的世家有钱人,这下也坐不住了。

世家最大的倚仗就是掌握这知识,所以无论谁当皇帝,都需要招揽他们。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结合,使得知识的传播获取变得简单快捷。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