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1章 一拳之威竟至于此!(1 / 2)

平阳郡,绛邑县。

不到两丈高的城头上,平阳太守宋胄、督护吴畿等人歇斯底里的催促手下的军户兵、武吏拦截即将攻上来的李氏义军。

“拿长枪、长戟捅,动作麻利点,迟了你等之性命都保不住!”

“不要吝惜石头,能砸几个贼兵就砸几个。”

在绛邑县一周,机动的骑兵牢牢守着四处城门,防备着城内守军大举逃窜。绛邑城北门外,数以千计的义军将士已经展开成了攻城阵型,

十几架刀车后各自隐蔽着二十名弓弩手,用箭矢压制城头上的敌军,打头阵的十个百人队已经将长梯架好,义军将士们手持盾牌聚在梯脚下,冒着头顶的粪汁儿、石头依次爬梯子攻城。

李大将军也混在攻城的将士里,能投人的投石机已经在平阳县等地组建好,但推过来尚需要数天,攻打这样一座小县城也不需要这么快就亮出自己攻城的最大杀招。

为了尽快拿下整个平阳郡,李昊也就跟着将士们一起爬梯子。

因为主帅知兵,义军的奖赏制度相当合理,率先爬梯子的都是伍长、什长之类的军吏,为了避免百夫长这种指挥型将校去抢先登之功,李大将军还特地下令百夫长、五百主等将校不得率先接战。

百夫长等将校只需成功指挥进攻时的战术动作就能分润军功。

第一波攻上城头的义军将士打的相当艰难,因为敌人的目标只有那么几位,拿长戟捅就行了,等后面的将士爬上去,城头形势的天平就开始向义军倾斜。

而李大将军手持环首刀加入城墙之战后,局势天平开始朝着义军垂直斜下来。

“奸官,纳命来!”

等义军将士给大将军指明了敌将所在方位后,李昊这才暴起,以离弦之箭的速度杀向吴畿、宋胄身边。

即便绛邑城头聚集的晋军兵卒意识到那尊杀神已经攻上了城头,他们也来不及反应,双手持刀的李大将军仅仅在错身而过的刹那,就接连手刃了这群没有盆领的小兵。

很多晋兵脸上带着三分震惊、四分懊悔、五分惊悚。

他们几乎不敢相信敌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杀这沿途的数十人。

“快拦住他!”

宋胄顿时大惊失色,踉踉跄跄往后退,他还不敢退的太快,因为各处城墙上都有贼兵。

作为大郡的太守,他的军事才能其实不在治理才能之下,整个平阳郡的县城,都是一座一座丢掉的,若换了平庸之人来,恐怕李大将军在汾水亮相的那刻起,平阳郡九县驻守的兵卒就逃的干干净净了。

但事到如今,即便是再对司马家忠诚的晋兵,也不敢护在敌将与太守之间。

手下毫无迎战之心,宋胄和他小舅子吴畿也顾不上许多,先远离贼兵头子再说。

李昊见他俩带着几个亲随要跑,于是使出全身力气双腿蹬地,以超乎常人想象的速度追上去,先拿刀刺入甲胄最全的吴畿,接着快追数步、大跳而起,右手握拳砸向还在逃命的宋胄后脑壳。

抽刀已经来不及了,唯有一拳砸过去才能降伏逃窜的宋太守。

小舅子吴畿的惨叫声提醒着宋胄局势的变化,或许是背后追杀的贼将气势太过凶猛,宋太守不知怎的居然转过头观望局势。

几个呼吸之间,一只硕大无比的拳头就在宋胄余光中越变越大,而后重重砸在他的左鬓角。

庞大的力道瞬间让宋胄失去了意识,死前的一瞬,他想的是当初要是不让吴畿当督护就好了。

说不定这伙李氏贼兵还老老实实当着军户、佃农。

李大将军的全力一击效果是显著的,宋太守的脑浆子都被打了出来,之前的圆脑袋被压缩成了一半,五官夯挤在一起,各种汁水覆盖在表面。

“求将军饶命、求将军饶命呐!”

“我等小民只是混口饭吃,没有与大将军为敌之心。”

上司被当场击杀、敌将又如此凶猛,绛邑县守军再也没有抵抗的心思,就在北城墙上先后投降。

这是平阳郡最后一座县城,往南的县城都归河东郡、河内郡管辖,此二郡的军户兵还没有完成粟的收割,来不及支援北面的平阳郡。

或许他们根本就不想来,毕竟谁来都一样,惹怒了李大将军,人家说不定还能赏北上援军一个新奇的死法。

吴畿带了护心镜,李大将军那一刀没有让他当场死掉,只是重伤。

“哎呀呀!”李昊相当懊悔,“怎么就一下子打死了这个宋胄呢,我二弟还要手刃你俩呢!”

他急忙招来从赵郡、常山郡带过来的老兵,命他们想办法保存完整宋胄尸首,吴畿能救活的话尽量救一下,起码要让吴畿活着见到李矩。

“贼人,可速斩我!”吴畿忍着剧痛嘶吼,他摁着伤口,慢慢站起来,摆了个誓死不从贼兵的姿势。

“我主在南,不可使我面北而死。”

李大将军还在懊恼出手太重,将宋胄脑袋打没了一半,被吴畿这么一弄,顿时哭笑不得。

“你还装上了。”他走过去,将那柄环首刀用力一拧。

吴畿吃痛,冷汗再次冒出,终于撑不住,跪倒在地。

“你们看着收拾。来个百夫长,连夜将这一人一尸押送回乐平郡。”

城头上虽然乱哄哄的,但局势已经被义军将士控制住了。

赶到的几位百夫长、刘和刘聪等人相继瞧了太守宋胄的死状,纷纷惊叹不已。

“一拳之威竟至于此!”

“大将军的拳已经硬到如此了吗?”

“谁挨这一拳都活不了。”

刘聪刘和这些南匈奴人原先还打着找个时机带兵溜了,去上党地方裂地称雄的主意,这几场攻城战打下来,刘氏父子一个比一个心寒,他们都生不出与大将军为敌之意,南匈奴之兵更是人人将大将军奉为神人。

谁还敢有叛逃之心?

攻下绛邑县后,义军将士休整两天,准备南下或东攻时,来自井陉县、乐平郡的军情摆到了李大将军面前。

幽州、中山国、邺城等北东南三个方向的晋军开始集结兵力,据传来自洛阳的中军也发兵数万,即将北上。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赵国等地的义军已经查明晋军派出先遣军队和民夫在押运粮草。

李大将军忍住一口气攻下河东郡、河内郡的冲动,严密布置了平阳郡防线后,准备率军北上。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