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3章 匹夫无罪(1 / 2)

让礼部尚书成为使臣,这不见得就是超规格的待遇,说到底就是安南这个王朝不一样,派遣的使臣级别高低,也能代表着大明这个宗主国的一个态度。

下朝后的朱允熥将任亨泰等人叫到文华殿,自然是安排、商讨一系列的出使安南的事情。

好在这些事情也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地方,朝廷在这方面也都是有一定的程序。

所以只需要基本按照程序和流程来走,那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最多的还是需要任亨泰随机应变,在彰显大国风范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去完成朝廷交代好的一些事情,这显然也就是足够了。

可以说要求真的不算特别高,只是这一系列的要求也不算低罢了。对于任亨泰来说,这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能够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坐的很安稳,能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在任亨泰等人离开后,朱允熥叫来道衍,“让人和你说说安南的事情,你心里有数就好。”

“规划?”朱允熥笑着说道,“对安南我倒是有不少想法,听说那边本来属于交趾郡,好似和那占城国也是在一起,占城稻还是让人喜欢。”

朱允熥也不管那些,直接说道,“安南的事情你们也应该知道了,我知道锦衣卫在安南也有探子。这些事情和大和尚仔细商讨,必要的一些情报可以让他知道。”

朱允熥则问道,“若是怀柔呢?咱们一步步的蚕食,你觉得如何?”

道衍则立刻说道,“殿下,臣以为安南境内还有不少人心慕华夏,臣以为可以招揽一些安南士族子弟入京。加以培养,这些人也是大明日后出兵安南的内应,若是治理安南也需这些世家大族的帮助。”

而道衍这个大和尚呢,则是慢慢的有了成为太孙近臣、谋主的意思了。

道衍看着朱允熥,试探着问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朱允熥也继续说道,“我也知道安南想要治理不易,只是我也想着我们这一两代人吃了苦,以后的子孙后代就能享些福、能安逸一些。”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道衍只能说道,“殿下深谋远虑,臣佩服。”

道衍就说道,“朝廷已经向关中迁民,楚王、湘王都在荆楚之地开垦田地。”

这也是说到了朱允熥心里最担忧的事情了,打下来了能不能守得住,那是一个问题。

而朱瞻基也是觉得治理安南需要太多的消耗,付出和回报得不到正比,所以直接放弃了打下来的安南了。

蒋瓛一到文华殿就跪下请罪,“臣蒋瓛办事不力,请殿下恕罪。”

“马屁就不用拍了,做好事情就行。”朱允熥看着道衍,打趣说道,“我现如今也就是想着一些事情,一是安南那群臣不能篡国,二来是他们可以乱但是不能太乱。三来就是留下陈氏安南君主的些许血脉,以后咱们也好师出有名。”

不过道衍还是提醒说道,“殿下,朝廷现在需要用兵的地方不少,北边还有一些隐患。西北边也需要注意些,西南时常还有一些蛮民叛乱,辽东还和高丽在对峙。”

但是蒋瓛觉得朱忠对于这件事情好像也是非常迷茫了,那只能说明锦衣卫、北镇抚司之外,太孙殿下还有一个极其隐蔽的情报来源,而且是在监视着敏感的藩王。

道衍则问道,“殿下对安南有何规划?”

道衍就说道,“殿下,占城稻在两宋时就已广布神州。”

看了一眼张福生,朱允熥说道,“将蒋瓛和朱忠叫过来,让魏国公、凉国公、曹国公、颍国公和开国公在外面候着。”

就说秦王朱樉这件事情吧,蒋瓛不觉得这是朱允熥的未卜先知,也不认为那三个老妇人就是太孙安排的。但是太孙就是知道了,这只能说明在蒋瓛了解的渠道之外,殿下还有其他的一些情报来源了。

道衍继续劝说道,“殿下,臣对安南所知不多,但是臣知道安南立国许久、国祚绵长。若是想要一举覆灭,想要治理其境,只怕不是短时间能做好。”

朱允熥笑着问道,“恕罪?这一下可给我弄糊涂了,何罪之有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和尚怕是不明白。”朱允熥则笑着说道,“安南是一个好地方,不说四季如春了,那里一年四季都能栽种粮食。虽说路途远了点,但是从两广还是可以过来。”

迁民这个事情还是在继续的,关中、河南等地的人口少,所以朝廷今年的一个计划就是有目标的朝着这些区域迁移百姓,让这里的人口基数提升一些。

哪怕此前弄出来一个北镇抚司,将朱忠给弄出去了,这似乎也是一个情报来源。

皇帝当初打天下的时候不拘一格降人才,蒙元降官、降将,或者是土匪、强盗、落第书生等等都可以用。现在的皇太孙一样,连个和尚都可以成为显赫的官员。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