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0章 李隆基真是没救了(1 / 2)

大唐,贞观九年。

甘露殿内。

李世民正在对着自己当初令人修订的《氏族志》挨个找,决定要用哪些新贵、哪些支脉。

房玄龄、长孙无忌也进宫了,就在底下坐着一起看。只是李靖人在边塞,程咬金对这方面没有什么建言,所以就只有两个文官来了。

有宫人过来在李世民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底下两人明显看见李二陛下的脸色有点惊讶,不过他们本以为是房玄龄家里那位醋坛子夫人又搞了什么事情,都没敢问。

不过……

等殿内的宫人都规规矩矩离开之后,李世民却主动开口了。

“你们都还记得,之前宋先生提过的那个武则天吧?”

他看了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见两人都是一脸恍然严肃,就知道他们一点没忘。

这也正常,毕竟千古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出在了大唐,让人印象深刻也是理所应当的。

长孙无忌是李二两口子的大舅哥,消息自然更灵通些,闻言便迟疑道:

“臣听说,她不仅被召进宫中做事了,而且就在皇后跟前?”

“莫不是她小小年纪就展露出了什么狼子野心,您准备动手?可是这……这也不可能啊……”

正常来说,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怎么可能刚进宫里做女官就想着日后要篡位登基当女帝?就算再敢想再敢做梦的人,也不可能一来就往这方面想啊。

果然,李世民摇摇头,笑道:

“想多了!”

“朕提起她来,只是因为方才观音婢跟她聊了聊,你们猜她对咱们如今在做的这件事是什么意见?”

“哈哈,观音婢问她愿不愿意替武家接下来这泼天的富贵,她说当然要,而且荆州山高路远,最好不要将她父亲召回长安商议,直接将那印刷术和圣旨,连带着她的信一起给送去荆州!”

“这小姑娘家,对付起自己家里人来可是一点没留手啊!”

房玄龄听得眼皮直抽抽。

——您也知道印刷术是个烫手山芋,是用来对付人的?虽然这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您当着我老房的面这么说,合适吗???

房玄龄艰难地为自己打圆场:

“也不能这么说啊陛下,您都说了她是个小姑娘,万一只是因为目光短浅没见过什么世面,只看见了好处,所以想为自家人谋些前程,也未可知呢?”

“就退一万步说,武士彟就在荆州任上,即便这事儿麻烦些,可要真能接住,莫说不是场富贵?”

李世民一拍大腿:

“哎,你还真说错了。”

“她的确是只有十来岁,但她清清楚楚知道这件事利弊何在,而且摆明了就是想弄死武家在荆州的其他人。”

“有件事你们怕是不知道,武士彟今年年初就说自己身体不行了,想致仕,但被朕给打回去了,他这身子不知道坏成什么样了,但武家这女郎比咱们都清楚。既然她敢这么做,等圣旨和书信传回去,即便武士彟还有口气在,估计也要被气没了。”

“更何况朕当初也细细查过,武家这一辈的人,除了她之外,她家里两个兄长待她们母女极其刻薄,还都是草包,两个脑子凑一块都比不上她一根头发丝的聪明……你们说,这样后继无人的人家,要是拿到印刷术,不就如小儿抱金行于闹市么?”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面面相觑。

好家伙。

他们还是低估了这位唯一女帝的脑子啊。

才十一二岁的年纪,就有如此心性手段,最可怕的是这样的人还有一副好皮囊,任谁看了,第一眼都不会觉得她有问题。

不是李家子孙太垃圾,实在是这武则天——啊不,武家女郎——太厉害了。

说到武则天,李世民就不得不想起来一个人。

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

他皱着眉头想了想,问:

“你们觉着,这次考试,那李隆基能交出卷子么?”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一次齐刷刷摇头:

“臣以为不能!”

李世民眉头皱的更深了。

因为常年被头风病所困扰,他额头上本来就有一道深深的悬针纹,如今一皱眉,那纹路就更明显了。

“为何你们如此笃定?虽然那李三郎不是个东西,但他年轻时毕竟是个能开创盛世的明君,晚年昏聩这事许多皇帝都难以避免,若能及时醒悟,说不定也可以避开一场浩劫。”

听到李二陛下的问题,房玄龄有点尴尬。

这有点送命题……他不是很好开口啊。

所以他看了看长孙无忌,示意对方说,大舅哥终归是大舅哥,房玄龄对彼此的地位认知还是很清晰的。

长孙无忌也没推辞,思索一阵才开口:

“陛下,您也说了他晚年昏聩,史上不少皇帝皆是如此,而观史书便能发现,晚年昏聩的皇帝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过分的甚至会往刚愎自用的方向一路狂奔。”

“咱们的同窗汉武帝刘彻,或许在一些人眼里算是晚年昏聩,卫、霍死后他给了匈奴休养生息的时间,养虎为患,又弄出巫蛊之祸来,致使太子刘据自戕,但假如没有卫青和霍去病这种名将,匈奴能不能打下来本身就未可知,而刘据那件事很难说他是真想让太子死还是借题发挥。”

“总之,不论刘彻本身是怎么想的,最终的结果是他下了轮台罪己诏,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了。”

“您想想看,就那李隆基,他是个能下罪己诏的人吗?装样子都不可能的。”

“李隆基进入课堂时已经五十多快六十岁了,几乎是里面年纪最大的皇帝,看那模样年轻时应当是个意气风发的美男子,可多年来酒色掏空身子,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改变的,他也没那个心气儿了。”

李世民听得一边点头一边摇头。

他知道,长孙无忌说的确实是大实话,李隆基这人多半是没救了。

但本来李唐王朝进来的皇帝就只有他自己跟李隆基俩人,比不上老朱家那么一堆,人家光是皇帝就有朱元璋、朱棣、朱祁镇,还有朱标这半个皇帝,要是李唐再丢一个,那就更加比不上了。

嬴政和刘彻那俩人看着倒像是无所谓的样子,毕竟他俩都极其自信,秦朝也没什么后世皇帝可言,汉朝么……一来刘彻很可能遇到祖宗,二来文治武功好像也没谁的功绩能比得上刘彻,所以这俩都一门心思想着抽自己同朝代的臣子们。

可李世民不同,他既不怕遇到祖宗,左膀右臂也都在这儿了,他很想要个后世皇帝当帮手啊!

正烦恼间。

甘露殿外传来通报声。

听到来人的名号,李世民疑惑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