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7章 ,笔墨技巧,又被表扬了(2 / 2)

廖老师在班里巡视,见到姜哲的方法后,并没有说什么。

他巡视一遍,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有同学用炭条起稿,然后勾墨线,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你们可以把画好的铅笔稿,垫在纸下,进行描摹,也可以在纸上画铅笔稿。但要注意,用碳条或铅笔画稿,一定要把痕迹减弱。”

很多同学都看向姜哲。

在老师的提示下,很多学生也开始采用姜哲的办法。

姜哲没有受影响,继续按照自己的步骤临摹。

因为他临摹范本的下半部,所以,选择去掉靠近纸张上边缘附近的部分形象,以保持临摹作品的构图协调。

他画好底稿,觉得没有问题,就用干净的布,打掉部分碳粉,开始用毛笔蘸墨勾线。

考虑到后期可能还需要进行复勾,他把墨色减弱一档,从最近处的一块山石开始入手。

毛笔逆风峰入纸,运行,转折,继续运行,收笔,一块山石的半边轮廓,就这样被画出来。

他勾勒形象的方法,尽量采用书法用笔,此时,从系统中得来的书法技能以及模仿兰馨的技能,起到重要作用,让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适应毛笔勾线的办法。

廖老师走到姜哲身后,看了一会,默默的点赞。

在他看来,姜哲的用笔虽然有些生疏,却恰好有了生拙的韵味,在加上线条的节奏和精准,别走韵味。

他知道姜哲这个学生,也知道他的成绩。原本以为,擅长油画和水彩的学生,学画山水未必能行,但是仅仅看了勾线的部分,就有种感觉,也许这个学生画什么都能画的好。

看到姜哲在全神贯注的作画,他没有打扰。

姜哲已经从小心翼翼,习惯用毛笔勾线造型,到勾勒山石树木,特别是勾勒人物时,初步体会到国画线条变化的趣味。

老师提示可以课间休息,把姜哲从作画状态中拉出来。

他端着水杯,去水房接热水。

班里有几个其他专业的学生,听说过姜哲的名声,一直不服。

一个留着长发的男生,悄悄走到姜哲作品的旁边,观察一会儿,回去拿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廖老师旁边。

“老师,请您帮我看看,我的画有什么问题?”

廖老师放下水杯。“刚才,你作画的时候,我看了。用笔缺少变化,线条有些死板。

在造型方面有些犹豫。”他指着画面的一个树叉:“造型微妙的地方,你没有信心,明显有描,抹的痕迹。有些线,是一点一点的扣出来的,这种扣出来的线,很死板。”

这些评价很直白,廖老师说话就是这个风格。

被批评的长发学生,向老师表示感谢的时候,表情有点尴尬。

旁边有个高颧骨大腮的男生:“老师,我刚才看了姜哲的画,好像和这幅画差不多,他们谁画的更好一点。”

廖老师看了看这个男生一眼,笑呵呵的问道:“伱怕他们打不起来,是吧?”他知道学生之间会相互攀比,有特别是同龄人有成绩之后。只不过,有人隐藏在心里,有人说了出来。有人是良性竞争,有人却挑拨关系。

“不是,我就是想知道,哪一种方法更好。”被怼的男生,急忙辩解。

长发男生看了高颧骨一眼,不懂声色的远离。

“拿着你的画,过来。还有你。”老师让这两个男生把自己的画,拿到姜哲作品旁边。

两个学生无奈,把画摆到了一起。

廖老师分别指出三幅画的山石:“你们画的内容不一样,但是,看姜哲的起笔,逆入,运行的时候,保持中锋用笔,很稳定。接近转折的时候,笔锋再次逆行,果断转折。画出山石圭角的时候,并没有刻意的去瞄,而是依靠顿笔运行和转折,让毛笔自然的变化,完成造型。

中锋侧峰之间的转换,以及笔锋运行中自然出现的墨色变化,才有笔墨韵味。

你们为了描画山石,在变化多的地方,一点一点的拖动毛笔,这就是死板,出现的线和墨色,很难看。”

这时,旁边有不少人围拢过来,两个男生越发觉得难堪。

廖老师借着这个机会,指点所有学生:“你们如果想随便画画,拿到学分,那就这样画吧,也没什么,可以通过。

如果你们以后想继续研究下去,一定要注意学习书法,提高用线的质量。临摹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像,还要理解名家怎么用线,把笔墨融入到造型当中,让人感觉不出来,这才是高手。”

他停顿片刻,回到讲桌旁边,喝了一口水,才继续说道:“现在说这些,有点儿早刚才,有几个人用拿钢笔的姿势描线,不对,你可以暂时达不到要求,但是要慢慢练。”

指点结束,学生们纷纷散去。

长发男生和高颧骨,把自己的画拿回原位,离开教室时,谁也不看谁。

姜哲端着保温杯回来,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在接下来的作画过程中,他发现有同学来看他如何勾线,让他有回到油画专业教室的感觉。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