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4章 吕氏上门送人头(1 / 2)

武英殿内,朱元璋望着朱标出声说道。

在说出这话时,神情显得有些忿忿的。

原本这事儿,朱元璋是真的一点儿都不准备询问梅殷。

只想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来。

但是现在,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朱元璋不得不又一次无形的向梅殷妥协。

再次让朱标出动,前去双水村那边,就这个事儿询问梅殷。

这些时间以来,虽然朱元璋主要精力都放在和李善长,胡惟庸这些人的斗法上面。

但是在闲暇之余,也是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解决藩王分封制度这个事儿。

想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到一个平衡。

既不至于太过于埋没,自己的后世子孙。

也不至于出现藩王势力太大,造反,导致大明发生内乱等事情。

这个事儿,是真的特别难以解决。

哪怕是朱元璋这种,在很多事情上,往往有开创性想法,不久之前还动用手段,把李善长,胡惟庸这些人,都给耍的团团转的人。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时,也同样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

不仅仅是他,马皇后还有太子朱标这些人,也同样想不出来可行的办法。

在他们看来,这两件事儿,本身就充满着相互矛盾。

是相反的。

想要在他们中间找到一个平衡,令二者之间相互融合,根本不可能。

所以经过了一番的尝试之后,朱元璋,马皇后,太子朱标这些人,一个个心里面对此,都是充满了无奈。

甚至也可以说是绝望。

就连朱元璋,都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确实是有些太过分了。

想要在这样的事情上,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或许说,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所以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尝试之后,在胡惟庸以及李善长的事儿暂时告一段落后。

朱元璋不得不将太子朱标,给喊过来,说出了这样的话。

原本的时候,朱元璋是不想把话说这么直白的。

毕竟上一次,在自己开口之后,才突然间发现,原来不论是妹子还是自己标儿,那都是准备和自己说,要前去双水村那边的。

结果自己却开口开早了。

本来自己,可以把这个事情办得更为体面。

却因为自己有点过于心急,出现了那样的状况。

这件事儿,朱元璋一直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些亏。

所以朱元璋这次就学聪明了,改变了主意。

为了不重蹈上次覆辙,他这次在这件事情上,是真沉住气了。

准备让妹子,或者是标儿先主动开口。

可哪能想到,这一次,不论是妹子还是标儿,在这事情上,都特别能沉住气。

一直没有开口。

自己等了那么久,都没看到他们要开口的意思。

最终只能是再一次忍住诸多情绪,先开口。

对朱标说出这话来时,朱元璋心里面就觉得多少有些恼火。

梅殷这混账东西,经常把自己给气的半死,没事了就死谏。

结果现在,自己又不得不主动开口,让标儿前去得找梅殷,向这个混账东西,询问这些事儿。

寻找解决办法,

这它娘的……还真的憋屈!

想起来这些,朱元璋就忍不住的想要骂骂咧咧。

他朱元璋活在世上,很少经历这等让人难受的时刻。

他不止一次的想过,再也不问梅殷那个混账事情了。

结果现在,却还是要做这样的事……

“标儿,这事儿也不能强求。

你到那里问问,那混账玩意知不知道。

不知道的话就算了。

这事儿,咱看过去问那个混账东西也是白问。

这可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和别的事不同。”

给朱标说了事情后,朱元璋又开口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他这一次开口说出来这话,一部分是想要抵消一些,主动开口让太子去问梅殷的尴尬。

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他是真觉得梅殷也想不出好的办法。

毕竟这个事儿,到底有多难做,他可是很清楚。

能同时达到自己达到两个要求,简直是强人所难。

就算是梅殷这个混账东西,在不少事情上,都显得很有主意。

之前也确实是解决了不少的疑难问题。

但是,这也要分什么事儿。

这一次的事儿,是真的过于难为人了。

他确实有把梅殷,当成了最后解决问题手段的意思,但同时却也对这个问题,能被梅殷解决,不抱太多的希望……

朱标这几天,一直都在忙着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等诸多的事情,进行改制。

也是挺忙。

到了现在,一些事情才算逐渐有了眉目。

正在推行。

现在被自己爹喊过来,突然间给安排了这样的任务,朱标不由的愣愣一下。

旋即倒也露出了恍然之色。

自己这段时间,也只顾着忙这些事儿。

倒是把这个给忘了。

还好父皇没有忘记。

又看看自己父皇,说这话时多少显得有些纠结,为难,却又强行装作平静的样子。

朱标心里有多少有些想笑。

自己父皇,在关于二妹夫的事情上,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玩。

自己父皇,还有二妹夫这样的翁婿关系,只怕还是特别少见的!

“父皇,我明早就去。”

朱标没有多说别的话,一下子就把这事给应了下来。

一来太子朱标,对于这件事儿也同样是牵肠挂肚。

毕竟这关系到自己众多的弟弟,以及弟弟们的后代。

还有自己的子孙后代。

让他不得不打起精神。

而朱标本身就是一个宽厚的性格,对众多的弟弟们是真好。

在从自己父皇那里得知了,老四未来发生的种种事情时,他就对此事进行了多多诸多的思索。

同样不愿意见到,自己的弟弟,还有弟弟们的子孙后代,与自己的子孙之间出现骨肉相残事。

但同时,也不愿意如同老四所做的那样,把藩王们当猪养

这样的政策对于这些藩王们,以及藩王的子孙后代们而言,也实在是太过于不公平,也太过于可惜。

就比如说老四,若是把他给当猪猪养了,那真的是自己大明的一大损失!

而大明后来的那些藩王,又有多少原本应该才华横溢,做出诸多事情的人。

因为这种养猪的政策,而籍籍无名,窝窝囊囊的过完这一生?

况且,自己四弟所施行的那种,以金钱来换取藩王的手中兵权的养猪政策,也并不高明。

将会导致藩王们的俸禄,极大的增加。

严重增加朝廷的负担。

朱标至今都没有忘记,二妹夫所进行的格子摆米,摆到后面所出现的恐怖的一幕。

那么多的藩王,那么多的子孙后代,需要多少的钱财,才能去供养他们?

仅仅是自己父皇,所制定的标准,对于朝庭的财政而言,就已经是灾难性的了。

老四为了能够让藩王们,放弃手中的三护卫,又进行相应的补偿。

给的更多。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所以这件事情异常的棘手。

想要将其完美解决,那是真的不容易。

同样是让朱标心情为之沉重。

他其实在此之前,便已经做好了,他把手头上的这些重要的事情,给解决完毕之后。

就前去双水村那边见二妹夫,就这个事儿好好的和二妹夫聊一聊,看看二妹夫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

将之给解决了。

没想到父皇比自己还要着急。

竟是在这个时候把自己喊来,要让自己去双水村,就这个事问二妹夫。

这种情况之下,朱标自然是一口就将其给答应下来了。

当然,朱标答应的这么利索,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着另外一方面的原因。

那就是朱标很喜欢和梅殷这个二妹夫相处,觉得和梅殷这个二妹夫相处起来,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轻松。

在二妹夫那里,二妹夫不会把他当成太子,只会把他当成大舅哥。

他的太子身份,在这里不会起太大的作用。

而二妹夫这边的,那种田园的生活,以及悠然自得的氛围。

总是能够让人不由自主的,从内心深处放松。

把忙碌慌乱的心,放松下来。

这点儿是他在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

每次去了双水村,在二妹夫那里待上一些时间,都会让朱标有种心灵上的放松。

在双水村那里待上一段时间回来之后,朱标的精神状态,就能好上好长一段时间。

这很长段时间以来,发生了诸多的大事。

从北平的粮草物资,出现了问题,到父皇准备和李善长他们斗法,破了这些狗东西们的阴谋诡计。

到后期的种种准备,以及父皇那边,准备裁撤行中书省等等……

朱标可以说,一直都处在极高到高压之下。

心情一直没有得到放松。

多少有些心力憔悴。

这个时候也确实是想要到二妹夫的双水村那里,见一见二妹夫,放松一下心情。

原本他的想法,是等到自己把这次改制的事儿,给彻底的弄完之后,再去双水村的。

那既然自己父皇,提前把自己喊来,布置了这样的一个任务。

那先去双水村那边倒也无妨。

只是……心里面却不免有些担忧。

怕自己二妹夫那里,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虽然二妹夫,以往表现的很是可以。

仿佛什么难题都难不住他。

尤其是二妹夫,进行死谏的那些,一般都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可是如同自己父皇所言的那样,这一次的事儿和别的不同,他们都仔细的思索过了。

这一次的事情,是真的棘手。

父皇既要,又要,自己其实也是既要这,又要那。

在这等情况下,真的就能够从二妹夫那里,得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吗?

确实有些过于强人所难。

若是二妹夫真的能够给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自然是皆大欢喜,

可一旦给不出来……朱标自然也不会去怪自己二妹夫。

毕竟这事儿,想不出来好的解决办法才是正常。

想出来了,才是意外之喜。

可这也表明了,自己最后的希望没了。

自己的子孙后代,还有自己的弟弟、以及弟弟们的子孙后代,接下来都跳不出来那悲惨的命运。

指定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来……

一想起这事儿,朱标的心情就沉重了很多。

也忐忑了很多。

以至于前去双水村那里,见二妹夫的喜悦,都冲淡了很多。

朱标把这事儿给答应下来。

又和朱元璋在这里说了一下,推行改制的事情,就从朱元璋这边离去……

朱元璋的心情,也同样是显得有些复杂。

既希望梅殷能想出来,他又觉得梅殷十有八九想不出来。

心情特别的矛盾。

如此过了一阵儿后,朱元璋拿起了从双水村那边送来的密报,开始去看。

想要看看这几天梅殷又干出来了什么事情。

不看还好,如此一看,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忍不住的骂骂咧咧起来。

“它娘的!回去之后就喂猪,没事了捣鼓捣鼓自己家的新房子。

这兔崽子,还当真是胸无大志,一天天这都干的什么事?”

毫不例外,朱元璋在看了关于梅殷回到双水村之后的情报之后,很快就忍不住骂骂咧咧起来了。

满满的都是对梅殷的嫌弃。

但是骂骂咧咧归骂骂咧咧,可实际上朱元璋这个时候,心里面对梅殷,却满满的都是羡慕。

梅殷这混账小子,在双水村那边,每天悠闲的生活。

再看看自己,每日里辛辛苦苦的工作,累死累活为这个天下,操不完的心。

忽然间又觉得自己,这皇帝当的多少是有些憋屈的。

和梅殷比起来,简直差远了。

再想想自己之前,把梅殷给弄到双水村那边去喂猪,是对他的惩罚,可现在这种惩罚,硬生生的是让他过程了一种享受。

很多人都羡慕不来的那种。

这它娘的,怎么看的,自己都有些想要去双水村那边喂猪了?

太过分了!

看了一会儿之后,看到了最新的、关于梅殷家喂的猪,生猪崽子,而梅殷给猪接生这事,而梅殷家那猪生的猪崽子,要比一般的猪崽子大上不少。

对于这些,朱元璋忍不住哼了哼。

梅殷这混账小子,说什么给猪接生?其实也是瞎胡闹而已!

他懂什么给猪接生?

主要还是这些猪,一个个皮糙肉厚,所以他这样一个生手,才能够表现的特别熟练。

这可不是说梅殷给猪接生的水平有多高。

就梅殷做的那些事,换别人去做也一样是没差多少。

只要胆子大,不怕脏就行……

至于说,梅殷喂的猪生下的崽子,要比一般的猪下的崽子,大上一圈的事儿,朱元璋也同样是没有太放在心上。

别人不知道,他可清楚。

梅殷这家伙,是真是把喂猪给当当成了事情在做。

人在怀孩子的时候,吃的好了,生出来的孩子就大。

同理可得,猪在怀猪崽子的时候,吃的好东西多,那怀的猪崽子也肯定会大。

从自己所得到的种种情况来看,梅殷这家伙把他家的猪,那真的是伺候的无比的周到。

都可以说是体贴入微了!

梅殷这家伙又有钱,猪饲料这些弄的都是上等的。

他家的猪,吃的都比别人家的猪好。

得到的照顾,也特别的周全。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他家的猪,生的猪崽子也要比一般人家的猪崽子大。

也在情理之中。

没有丝毫让人奇怪。

但猪就是猪,就算喂的再好,体型上面,也同样是有所限制。

不会大到特别离谱。

梅殷这边猪生的猪崽子,哪怕是一开始比别人家的大。

后来又因为梅殷那边照顾的好,舍得让那些猪吃好东西,所以长个头也长得快。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