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8章 攻荆州魏吴结盟,一对二稳如泰山((1 / 2)

章武六年,三月。

诸葛乔遣廖化收回长沙,结束了长沙的共治局面,将驻留在长沙的商人全都“礼送”回樊口。

同月。

孙权调樊口的诸葛瑾回建业。

又以陆逊为樊口主将,征调大小战船八千余艘、精锐水军八万人入樊口,取荆之势,气势如虹。

孙权学乖了。

深谙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孙权,不再负责前线,只负责后勤策应。

豫州的曹植,则是趁机征调了谯郡的满宠三万步骑入颍川,协助征南大将军曹休共击王平。

诸葛乔在荆州面临伪魏八万步骑以及伪吴八万水军的威胁。

汉津口。

情报络绎不绝。

辅汉大将军麾下的文武属吏,忙碌的整理各处传来的情报且将其分门别类的汇总、统计、分析,分别送给长史苏非、主簿王甫、司马廖化和功曹姚伷处。

四人又将各自负责的情报筛选、分析,再送到诸葛乔处。

“孙权还真舍得下血本。”

“江东十万之众,在樊口就屯了八万人。”

“这是要拿我来树立伪帝之威啊。”

诸葛乔将情报轻轻放在桌上,看向苏非、王甫、廖化、姚伷四人:“诸位,都说说各自的分析吧。”

姚伷率先出列:“孙权举八万之众而来,吞荆之心,已经不加掩饰了。”

“荆州虽然也有八万之众,但除掉留守各郡的必备兵力外,能调用的兵力不会超过六万人。”

“这六万人还得分一半去抵挡伪魏的曹休、满宠、文聘等人。”

“故而我以为,不可跟孙权硬拼!”

“可利用江水上游优势,守住江河险道,让孙权的八万之众不能一拥而上。”

“分其兵势,分而歼之。”

廖化出列道:“孙权有兵力优势,只需围住夏口,就可再引兵溯流而上。”

“彼若引兵出沔水,势必会威胁江夏、长沙、南郡。”

“我认为可引荆州水军入夏口,集中优势兵力死守夏口。”

“只要守住了夏口,就等于守住了荆州的门户,孙权的八万水兵就入不了荆州!”

姚伷面色微变。

在仔细思考了廖化的分析后,姚伷拱手认错:“是我思虑不周,让廖司马见笑了。”

廖化轻轻摇头:“姚功曹对陆战分兵势歼敌颇有心得,我亦佩服;方才我也只是占了对汉沔地形地势的了解优势。”

王甫提出新的建言:“荆州粮草充足,箭矢足备;不如在境内征募善射青壮临时从军。”

“孙权若得知将军能调动荆州士民参战,必会心存忌惮而不敢轻易进兵。”

长史苏非道:“自古用兵,以奇胜,以正合。”

“孙权虽然在樊口声势浩大,但我认为孙权并没有强攻荆州的决心。”

“若我是孙权,根本不会在樊口耀武扬威!”

“既然跟伪魏结盟了,就应该趁着将军不及防备时,联合信阳的文聘,水路并进奇袭夏口和上昶城,以迅雷之势攻破江夏郡。”

“得了江夏郡,孙权才能真正威胁到荆州。”

“江东亦不凡智者,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

“故而,我认为孙权此举,有虚张声势之意!亦或者说,孙权想当渔翁。”

“将军可移兵颍川,先破伪魏的曹休、满宠和文聘三处兵马,孙权就不战自退了。”

姚伷、廖化和王甫谈论的侧重于战术层面,苏非谈论的则是侧重战略层面。

身为久随关羽的宿将,苏非的见识和洞察远胜于姚伷、廖化和王甫三人。

诸葛乔在脑海中仔细的复盘了各处的情报,采纳了苏非的提议:“传令襄阳太守关兴、南郡太守邓芝,秘密引兵入颍川助王平。”

顿了顿。

诸葛乔又对身边侍立的马忠道:“德信,你持我剑印,引苍翼军去见军师‘石德’”

“豫州的一切军事行动,皆以军师‘石德’为主。”

马忠是少数几个知道“石德”真实身份的人,让马忠引苍翼军助阵,可以确保“石德”的身份不会被泄露。

话音刚落,苏非疑道:“将军,那‘石德’是何人?若以‘石德’为主,众将又岂会心服?”

“要破曹休、满宠和文聘,我认为需要将军亲往。”

“东面的孙权,我等替将军阻挡即可。”

对诸葛乔的陆战水平,苏非是没有任何的质疑的。

若诸葛乔前往颍川,即便曹魏有八万之众,亦奈何不得诸葛乔。

然而。

诸葛乔却只是派了一个从未听闻过的“石德”去助王平,如今更是要以石德为主将,苏非不能理解。

姚伷、廖化和王甫亦是面面相觑,显然对诸葛乔任命“石德”为主将同样疑惑。

诸葛乔没有多解释,淡淡开口:“战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有我剑印和苍翼军在,谁敢不服?”

众将肃然。

马忠取了剑印,问道:“我若离开,谁来护卫将军?”

诸葛乔不假思索:“让句扶护卫即可。”

昔日无当飞军中最骁勇善战的四人,王平成了无当飞军的主将,又逐渐表现出了独当一面的才能。

马忠虽然稍逊一些,但也开始执掌独立的苍翼军。

诸葛乔在有规划的将身边的能将外派,让这些能将真正的独当一面。

王平是第一个,马忠是第二个,句扶是第三个!

马忠离开后。

诸葛乔又连续下达政令:“守土卫疆,人人有责。”

“传檄各郡:出榜文招募义军,自备钱粮兵器舟船者,依律记功。”

“传檄乔帮:我以辅汉大将军的名义发布委托,缉拿荆州境内的伪魏伪吴细作、密探、刺客等,皆以杀敌论功;发现义军中有响应魏吴者,皆以斩将论功。”

“传檄各亭:若见吴狗寇略而不反抗者、若因吴狗煽动而闹事者,以亭论,来年赋税加倍;反之,免税一年。”

“传檄商会:有自愿捐献粮草亦或者协助运送粮草者,可获得提花绫锦和冰糖的生产及销售权;今后若有新的奇珍问世,皆可优先竞拍奇珍的生产及销售权。”

“.”

一连十几个政令下达,霍弋以特制的硬笔在记录本上以简体字速记。

然后将速记的政令递给诸葛乔,待得诸葛乔检查无误后,这才让文吏撰抄檄文。

伴随着诸葛乔的政令下达,不论是苏非王甫还是廖化姚伷,皆是惊骇不已。

四人分别从战略战术上提出了应对之策,本以为足够完善了,不曾想诸葛乔的应对更是恐怖。

苏非当即问道:“将军,招募义兵是可行良策。”

“可若是给自备钱粮兵器舟船的记功,这群人未必会投身战事。”

“等战事结束,再想沙汰这些人就困难了。”

诸葛乔淡然一笑:“荆州多战乱,民间私藏军械的不少,私练部曲的也不少。”

“我往日不查探,是不想引起荆州内部不稳;如今趁着这个机会,正好统计私藏军械私练部曲者。”

“若是真心守土卫疆,我可以假装不知情;若是想不劳而获,我不介意严格执法。”

苏非心下一寒:将军好深的算计好狠的心思。

不论任何时代,都会禁止民间私藏军械私练部曲。

有军械有部曲,就能裹挟成千上万的百姓攻打城池,这是很令人头疼的。

镇压吧,无辜的百姓惨死;不镇压吧,还是无辜的百姓惨死。

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禁止私藏军械私练部曲。

只是私藏军械私练部曲的又往往都是本地的士族豪强,若不能拿到铁证,是很容易引发不稳的。

诸葛乔改良了王甫“在境内征募善射青壮临时从军”的提议,借着这个由头来统计私藏军械私练部曲的名单,想要管制这些士族豪强就容易多了。

伴随诸葛乔的军令和政令下达,荆州这条庞大的卧龙逐渐抬起了那骄傲的龙头。

前有大将军关羽在荆州施恩信,后有辅汉大将军诸葛乔在纪念馆在施恩信。

尤其是诸葛乔在荆州假节钺后,带来了大量能提高生产力的工具。

因为昔年曹操南下而破败的荆州,恢复了大量的生气。

又有马良对归汉的荆州各郡义从的安抚,让荆州的人口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不论是经济、军事还是土地、人口,诸葛乔执掌的荆州都成了赤壁之战后的巅峰。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诸葛乔敢激怒孙权,同时去招惹孙权和曹叡,靠的不仅仅是过人的谋略,更有荆州的强盛为后盾!

夏口。

数千战船横江,威势比起樊口的孙权并不弱。

赵累更是直接遣将给樊口的陆逊下战书,战书就四个字:有胆,来战!

看着战书上嚣狂的内容,江东诸将气得不清!

全琮率先出列。

由于朱据被诸葛乔割去了耳鼻,形象有损。

全琮直接顶了朱据的资格,娶了孙权的小女儿孙鲁育。

倒不是孙权无情,而是孙权这一家子都对容貌十分的在意,孙策更是因为面部中箭而生无可恋。

身上看不见的位置可以有刀疤,脸上决不能有伤痕。

“大将军,汉狗辱我等太甚,我愿提兵去打夏口。”全琮战意汹汹。

韩当、潘璋、徐盛、丁奉、马忠(同名)、胡综、徐详等将也是纷纷请命。

陆逊蹙紧了眉头。

不同于众将急躁易怒,陆逊为人善于隐忍。

能忘记孙策灭陆氏大半族人的仇恨且娶了孙策的女儿,足见陆逊的心思深沉而狠辣。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