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5章 罗浩能打十个(2 / 2)

“罗博士我见了一面,算是年少有为。但不知道他为什么不留在协和,想不懂。唉。”方老想为罗浩说话,可一想到罗浩没留在协和,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

张教授一怔,但随后他的嘴角上扬,都压不住。

今天就算是协和的那位老祖宗到了,也得帮着自己说话!毕竟老人家是协和的人,也是国内核医学的老祖宗!

罗浩算个屁!

协和的博士多了去了,老祖宗根本不认识他。

胜券在握!

咕噜咕噜~~~

车声传来。

张教授没在意,而是笑容可掬的和方老说道,“方老,协和的博士么,我承认他们……”

话说了一半,门口出现一辆小推车,推车上摞着密密麻麻的期刊。

“伱们打扫垃圾区别的屋子,我们评审呢,不知道啊。”张教授不悦的斥道。

“张老师,这是您要的资料。”

“什么?”张教授愣住。

自己要什么了?

他的目光落在平车上,一本本期刊的复印件装订整齐,甚至还有分类。

放在最上面的是——《》的复印件。

张教授怔怔看着,工作人员解释道,“罗博士邮递来的复印件都在这儿,我们刚核对了一下,耽误了时间,不好意思啊。”

都在这儿!

刚核对过!!

工作人员说的很温柔,可……张教授的眼睛直了,直勾勾的看着平车上比等身还要高的期刊复印件。

不光是张教授,所有评审都在窃窃私语,连方老都傻了眼。

这么多!

罗浩平时不下临床的么?哪有时间写出这么多的论文!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罗浩干净利索的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切子宫,方老肯定会认为罗浩是一名科研医生。

但哪怕专心科研,也不可能发表这么多论文!

方老大步走过去,拿起最上面的《》翻到有便签的那页。

第一作者赫然是罗浩!

“的第一作者么?罗浩有多少?”方老问道。

“《》有12篇……”工作人员涩声说道。

“!!!”

“!!!”

“!!!”

所有评审就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掐住脖子似的,屋子里鸦雀无声。

别说是申请优青的这群38岁以下的“年轻”才俊,即便是评审们也没谁发表过12篇《》的论文。

“关于什么的?”

“我简单扫了一眼,好像是关于糖尿病的研究。”

方老皱眉,沉思。

糖尿病,长冠,应该是王校长在意的项目。

随后他看了一眼通讯作者,的确是王校长。

方老吁了口气。

伯乐常有,而千里马难寻。遇到一匹千里马,谁不眼红?王校长甚至把自己研究的长冠项目分出来一个分支交给罗浩。

“不可能吧,是第一作者么?”张教授不明就里,看了第一本后便把《》的复印件扔到一边,拿起第二本。

肯定是只有一个第一作者充门面,放在最上面,其他都是比较靠后的作者位置,跟导师蹭的论文。

然而张教授失望了。

第二本《》期刊的文章罗浩依旧是第一作者。

第三本……

第四本……

张教授有些慌,不断地翻着。这和他想象中不一样,《》的论文可不是想发就能发的,张教授自己都没发过这么高规格的期刊论文。

而罗浩,每一篇论文都是第一作者!

12篇文章赫然在目,《》的。

“怎么都是第一作者?的第一作者。”张教授茫然自言自语。

至少也要从第三作者开始,哪怕整个实验是罗浩做的,也不可能他都是第一作者。

“对了,我听老柴说,罗浩罗博士的第一作者论文够多,有些影响因子在30以下的期刊论文他都给了别人。”

艹!

一区顶级的期刊随手送给别人?!

张教授像是听到了一个特别好笑的笑话。

但眼前《》被翻开,下面是《r》。

《r》的复印件要比《》还厚一些。

“下面是《r》的论文,一共21篇文章,都是第一作者,我们刚核对过。”

张教授的双手发麻。

工作人员开始麻木的介绍,《r》之后是《》,然后是《柳叶刀》、《新英格兰》、《》、《b》。

至少都是医学4大期刊的论文,一共98篇,罗浩都是第一作者。

“下面有国自科的项目。”

“国自科?”张教授已经彻底懵逼,茫然的问道。

“王校长主持,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与北江省油田总医院内分泌科联手,罗博士在研究中担任……”工作人员开始介绍。

他们说了很多,越说越兴奋。

优青评选见多了,可没见过有哪位连影响因子30以下的论文都不屑于申报。

30,那可是影响因子30!!

至少是一区的期刊,还是顶级期刊。

甚至某些细分领域全世界顶级期刊的影响因子连30的影子都看不见。

比如说消化内科的《brr》期刊,影响因子一直在5左右徘徊。

就这,也没见谁能一口气拿出100篇类似的论文。

前几年涉及水论文的专家,他倒是发表了百十来篇论文,但影响因子大多在2-3左右。

这一手推车的论文……

影响因子合起来比其他申请优青的有所人的论文更高。

这已经不是一个打十个的问题,罗博士可以单挑这次申请优青的所有专家!

方老看着胡乱翻阅、越来越慌张的张教授,嘴里也有些发苦。

老柴和罗浩之间的那种根植于骨子里的默契与呵护,再加上这一手推车论文作为背景,他愈发明白当年为什么那几位不惜翻脸、吵架也想把罗浩留在自己身边。

这个年轻人是真牛啊,科研手术双天赋点满,方老有些羡慕,真想把罗浩拘来,给自己当关门弟子。

半个小时后。

张教授颓然无力的坐在地上愣神,身边都是复印的期刊论文。

他坐在散落的期刊论文中,仿佛要坐化了似的,早已经神游天外。

“张老师。”工作人员轻声喊道。

几声后,张教授缓过神,他的表情冷峻,不管这些期刊、论文、科研,回到桌前。

想要申请优青,当事人需要提交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

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评审专家会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的创新性和科学价值。

既然资格够,碾压全场的够,那自己就从研究计划下手好了。

至于秦晨带着罗浩来拜访过自己,自己要是不放的话会不会得罪秦晨这种事儿张教授已经忘到脑后。

面子,可以给,但蛋糕不能放!

张教授秉承着要对核医学这个医疗分支所有从业者负责的态度,心里恶狠狠的想到。

别人一定不能把手伸进核医学科,自己可是要扛旗的!

他胡乱看着申请资料,过了足足5分钟才冷静下来。

罗浩递交的申请资料……完美到张教授连毛病都挑不出来的程度。

背景、目的、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每一项阐述的都很详细,却又不啰嗦。

细致到每一个字都不可或缺。

多一个字则多,少一个字则少。能把申请文件写到这种程度,张教授心中愕然。

可惜。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张教授看完后,淡淡的说了一句,“罗博士的优青申请,我觉得有问题。”

初审现场一片安静。

他为什么这么说,所有人都知道。

学术倾轧!

党同伐异!

各种类似的词出现在大家的脑海里。

这种事儿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做过,可他们面对的对手很少有罗浩这种。

“老张,你看……”有人看了一眼那一堆文章,有些惋惜的想要劝一下。

“看什么看,涉及到核医学的评审,我最有发言权。”张教授半步不退。

“可是罗博士的硬件这么……算了,你说了算,我弃权。”

张教授愣了一下。

弃权?

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弃权,只有一票否定,说出去也不好听,容易让矛盾激化。

“小张,要不这样你看行不行。”方老淡淡说道,“初审存疑,给罗浩一个答辩的机会。答辩的时候么,要是他回答不出来你的问题,那刷掉的话别人也没话说。”

张教授刚想否定,但仔细琢磨,方老不愧是和面的高手。

这样的话大家谁都不得罪,还要承他人情。

“好,方老,那就存疑。”张教授一点都不肯含糊,“我不是准备通过,是存疑!”

方老对得到的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他背着手离开。

上了车,方老拿起手机拨打电话。

“老柴,小罗那面好像有点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