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6章 “分出大小王”(1 / 2)

12月12日,长安府,灞桥县(今图文巴市津斯道普镇)。

四千多年前,阿拉伯人易卜拉欣,老来得子,为了感谢真神的恩赐,常常宰牛、羊和骆驼献祭。

一天夜晚,易卜拉欣梦见真神,真神命他宰杀自己的独子易司玛仪献祭。梦醒后,易卜拉欣反复考虑,迟疑不定。

当夜,易卜拉欣又梦见真神,真神继续命他宰杀自己的独子易司玛仪献祭。梦醒后,易卜拉欣终于认识到这是真神的启示,决定第二天宰子献祭。

当易卜拉欣和独子易司玛仪遵命执行时,安拉又遣大天仙哲布拉伊牵一只羊赶至现场,命易卜拉欣以宰羊代替献子。

从此,古阿拉伯人便形成每年宰牲献祭的风俗。

穆罕默德创立真神教后,于希吉来历2年,继承了这一风俗,并将献祭的这一天即希吉来历12月10日定为“宰牲节”,是朝圣的最后一天。节日期间,每家都应该宰一只羊,或数家合宰一头牛或骆驼。

而就在这么一个传统的真神教节日期间,数十年前从奥斯曼帝国逃离,远渡重洋来到齐国避难寓居的阿扎德·科普鲁卢一家迎来了一位来自家乡的客人。

“阿扎德,你现在越来越像一个齐国人了。”奥斯曼帝国驻长安公使穆罕默德·希姆谢克看着一身宽大东方传统服饰的阿扎德·科普鲁卢,不无揶揄地说道:“若是你这个样子出现在伊斯坦布尔街头,一定会被当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异教徒。”

“呵呵……”阿扎德·科普鲁卢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将面前烤架上两串散发着浓郁香味的羊肉递到他面前,然后招招手,让自己的孙儿为客人端来茶水、糕点,“早在二十八年前乘船来到汉洲的时候,我就是一名齐国人了。”

“……”穆罕默德·希姆谢克闻言,顿时怔住了,看着垂垂老矣的科普鲁卢,不由叹了一口气,“是不是避居在齐国的奥斯曼人都抛弃了自己的帝国臣民身份,也放弃了自己虔诚的真神教信仰,从而甘心的做一名普通的齐国人。”

“不,你说的并不准确。”阿扎德·科普鲁卢轻轻地靠在舒适的躺椅上,看着庭院里喝酒吃肉的子女和嬉戏打闹的孙辈,脸上露出一丝宁静祥和之色,“并不是我们抛弃了帝国,而是帝国要将我们推出来作为献祭的牺牲品,不仅要剥夺我们累世积攒的财富,还要将我们从肉体上彻底抹除。多少年了,杀戮的轮回始终没有停止,暴力的摧残也从未消失。不论是尊贵的帝国素丹,还是权势滔天的大维齐,乃至独镇一方的地方帕夏,有几人能安然度过自己的余生,又有几个家族能做到绵延传世百年?试问,在这种情势下,我们科普鲁卢家族难道要被动地等待屠刀落在我们的头上吗?”

科普鲁卢家族在数十年前绝对称得上奥斯曼帝国最有权势,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家族。

家族第一代领头人穆罕默德·科普鲁卢只是一个出身于阿尔巴尼亚偏僻小山村的小人物,最初是在素丹的厨房里打下手,后来升任为厨师,之后又被赏识获得了官职,继而数十年来连续出任过好几个行省的总督。

当帝国政局陷入混乱之际,科普鲁卢又以八十一岁高龄,出任帝国大维齐,从而开创了科普鲁卢家族的百年发迹史。

科普鲁卢在帝国大力推进内政和军事改革,消除帝国诸多弊政,加强帝国中央集权,在很短的时间里便稳定了帝国政局,对内挫败数起军人发动的政变和地方总督掀起的叛乱,对外则反击了威尼斯人,夺回了伊斯坦布尔附近的特内多斯岛和利姆诺斯岛,又平定了塞尔维亚的割据自立,恢复了帝国在欧洲战场上对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军事压制,在军政两界都享有很高的威望。

他死后,他的长子艾哈迈德·科普鲁卢,女婿卡拉·穆斯塔法,次子穆斯塔法·科普鲁卢相继执政,延续了家族的辉煌,家族最后一个大维齐是他的侄孙侯赛因·科普鲁卢,也一如既往地表现出色,向齐国借贷大笔款项,曾一度稳定了国内外的局势,让帝国为维持了一段难得的和平岁月。

但这个时候,科普鲁卢时代积累的锐气已经彻底丧失,宣布了科普鲁卢辉煌时代的终结。

1703年,待帝国素丹穆斯塔法二世被废黜,他的弟弟艾哈迈德三世继位后,按照帝国传统,开启了一轮新的政治势力清洗。

很不幸,科普鲁卢家族经营数十年,势力遍布帝国中央和地方,对继任素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遂被列为首批清洗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科普鲁卢家族积累的巨万财富,引起了素丹和诸多政敌的觊觎,准备将其整个家族打入万劫不复之地,从而分而食之。

好在,科普鲁卢家族在帝国经营日久,门生故吏遍及朝野,提前收到了风声,全家老少三十余口,立即卷了细软登上一艘齐国的商船,逃离了伊斯坦布尔。

尽管,帝国素丹和诸多政敌抄没了科普鲁卢家族所有的房产、店铺、奴隶和无数的土地,但并没有搜刮到多少金银珠宝等之类的“流动资产”。

这让众多掠食者们很是不甘心,有人试图向地中海联合商业银行、华夏海外进出口担保银行等几家齐国人开办的金融机构查询有关科普鲁卢家族的存款信息,琢磨着以帝国素丹发布的诏令为依据,将科普鲁卢家族的存款全部没收。

此举,遭到了齐国人的断然拒绝。

这些齐国人的银行机构声称,他们有保障储户隐私和账户安全的义务,非本人办理,或者没有相关授权文书,任何人都不得查询或者提取储户存于银行中的款项。

即使,你们素丹亲自下发诏令也不行。

科普鲁卢家族的诸多政敌对此只是表达了一番象征性的诘责和愤怒后,便就此作罢,不再强迫齐国银行机构配合他们提取和抄没科普鲁卢家族的存款。

齐国人可是奥斯曼帝国最大的金主,且不说欠了人家永远也还不清的贷款,每年为帝国提供数百万的财政和军事援助,就是其自带的印度洋霸主光环,也不容任何人敢随意将他们给得罪了。

再者,他们也不想破了齐国人的规矩。毕竟,帝国的诸多权贵阶层或多或少都在人家开办的银行机构里存了不少“保命钱”。

若是将来自己也遭到了政治清算,好歹也能给家人留一点希望不是?

科普鲁卢家族数十名成员逃离奥斯曼帝国后,先是在剑门总督区(包括今亚丁在内的也门西南沿海地区)停驻了八个多月时间,在获得齐国政府的庇护申请后,便坐船来到汉洲大陆,最后定居于长安郊外的灞桥县。

这么多年来,因为政治失势,或者遭到政敌迫害,避居齐国的奥斯曼权贵不在少数。

其实,也不仅是奥斯曼的失势权贵们喜欢来齐国避难,包括东方的秦国、朝鲜,中南半岛的安南、柬埔寨、暹罗,以及印度、波斯等国家地区那些被迫害或者在政争中失败的高官显贵、王公贵族都喜欢往齐国跑。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