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92. 第 92 章 “定三千块砖,钱你……(1 / 2)

“定三千块砖,钱你先拿着,等这个周末我就回去一趟,在这之前修房子的时候就麻烦你爸还有你二叔帮忙盯着了。”乔和平把钱放到何成文手里。

何成文看了看姑父递过来的钱说道:“三千块砖也就不到四十块钱,而且大队长说了,外村的人订砖是两分四厘,咱们本村都只要一分七厘就行,姑父你多给的钱,都够再订两千多块砖了。”

“你爸还有你二叔这几天帮忙翻修我家那边的老房子,不得耽误上工赚公分吗?亲兄弟还明算账,又不是几个小时半天的事情,要忙活好些天,钱你捎回去,要不然我就找村里其他人帮忙了。”

自从去年年初何家村那边建起了砖窑烧起了砖,村里的日子比起以前好过了不少,现在就算村里有人要建房子,也不用大老远跑到隔壁镇上用板车一趟趟的往家里拉了,更不用到处找关系才能排上队,村里烧的砖,全都以最低的价格卖给本村人或者用工分抵扣也都行,就过了一年多的功夫,村里有20多家的人都盖起了新房子。

乔和平他半个月前陪媳妇回娘家的时候,看着老房子越来越破败,就打起了翻修的主意。

四九年的时候他们一家一起搬进了城里,到今年七零年,已经过去21年了,就算何家两个大舅哥经常会帮忙看顾一下,他跟他爸每年也会回来大扫除一次,但是这么久没住人了,房子没了人气,破败得很快,房子里有不少地方的墙一推就倒,里面的砖头估计都已经裂了。

正好何家村建起了砖窑,翻修房子也就省事儿了,最主要的砖头也不用费力从县里或者是隔壁镇大老远拖回来了。

乔和平回到家跟父亲一商量,就决定把房子翻修一遍,乡下的老房子是四个房间外加一个主屋,要是重建的话估计得一万五六千块砖,但只是翻修一下,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了,只要紧要的地方重新砌砖,其他的地方并不用管。

上个星期这事已经跟何大哥、何二哥说过了,乔和平他和他爸还有他媳妇三个人平常都要上班,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过去,一年里也没有个假期,翻修老房子的事要是让他们自己盯着,几乎不可能,实在没有时间。乔竹芳倒是退休了,有时间过去,但她对于这些事情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老房子还是以前她娘乔老太太到何家村的时候,之前的何家村村长帮忙找人建起来的。

所以这事儿就少不得要让何大哥、何二哥他们多帮忙一下了,人手也得他们帮忙联系一下。

不过因为何家村砖窑的生意很红火,整个公社三十多个村子现在买砖都到他们村这边来买了,就连镇上的人也是到这边,再加上每月村里人都有一户或者两户要建房子的,买砖都是提前预定的,上星期跟何大哥、何二哥商量买砖的时候,乔和平正巧钱忘记带了,只能让大舅哥他们帮忙先垫着,正好今天成文这个侄子要回何家村去,乔和平就赶紧先把钱让他捎回去了。

至于他自己,今天实在没法过去。虽然今天是星期天,但他正好轮上了值班,要在厂里加班,所以他就只能等下个星期才能再去何家村一趟。

说完这事,乔和平又道:“你再顺便帮忙你姑姑给你奶奶捎句话,告诉你奶奶,你姑姑今天厂里有事,不能回去了,等下个星期就跟我一块过去。”

何英英之前是跟何母说好今天星期天会回家一趟的,正好丈夫乔和平因为老房子翻修的事情也要回去。

但是两个人这次还真都不赶巧,乔和平遇上了加班,何英英则遇上了比加班还要麻烦的事情,她本来就是食堂后勤采购部的部长,就在前两天,采购的一批物资出了问题,原本那都是要当做福利端午节的时候发给厂里的职工。

虽说这批物资出了问题并不是他们厂这边的过错,也不用他们承担什么,但关键是离端午就剩半个月了,之前预定下来的物资出了问题,就还要重新派办事员去采购新的,又要打各种手续还要写报告,何英英因为这事已经忙了好几天了,就算到了星期天也还得在厂里继续加班。

何成文点点头,就在这个时候,乔嘉嘉从外边回来了,她今天上午和姜姜、何小军还有班上的几位同学一起去红旗高中学校里面逛了逛,因为现在是五月中,中午12点实在是太热了,她也就没有在学校那边多逗留,因为过了饭点,在外边找了一家国营饭馆吃了饭,然后就回家来了。

现在的初中只上两年,转眼就已经一年半过去,她都快要初中毕业了,现在是5月20多号,她估计顶多再来一个月,就能拿到毕业证,然后升高中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毕业,学校也没有通知什么,但他们学校升高中的学生会被分配到哪所高中,大家早就已经打听出来了,现在升高中也不需要考试,都是整个学校选择升高中的所有学生一起划分到同一所高中的,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通过考试报考选择高中。

优点是是没有什么门槛,只要家庭成分没问题,基本都有高中上。缺点是一刀切,上哪所高中全看分配,并不能自己选择。

乔嘉嘉已经知道自己接下来高中的学校是哪一所了,当然,全校学生就没哪个不知道的。

学校名字全称是T省城红旗高中,是省城里最大的一所高中,要不然也接收不了他们钢铁厂职工子弟中学的那么多学生。

只不过红旗高中离家里比现在的职工子弟学校远多了,走路过去要五十分钟,如果以后每天走着去学校的话,早上六点多就要出发了。

家里现在已经在考虑给她买辆自行车了,这样路上的时间就能省下不少,早上还能多睡一会儿。

姜姜还有何小军他们两个人家比乔家离红旗高中还要更远,走路过去得一个小时十分钟左右,所以他们两个到时候应该都会选择住宿,而不是像乔嘉嘉这样走读。

不过至少他们三个人都分到了一所高中,没有出现那种一个班里的同学被分配到两个高中的倒霉事情。

对于未来的高中是什么样子,大家都挺好奇的,正好今天是星期天,班上有十多个同学约好要去红旗高中看一看,乔嘉嘉他们三个人也没事,就跟班里同学一块去了,红旗高中那边管得并不严,很容易进去逛一逛,今天一行人早上七点就出发过去。

乔嘉嘉对于红旗高中的印象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大,比他们的职工子弟学校要大两三倍呢,不过条件就没有现在上的职工子弟学校好了,毕竟职工子弟学校背靠的是钢铁厂,钢铁厂作为省城的第一国营大厂效益好,厂办的学校条件自然是不差的,但红旗高中作为老牌高中,三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建起来了,过去了将近四十年,再加上政府那边修缮方面拨款并不多,所以教室条件就有些差了。

不过听说今年年初的时候换了一位校长,好像不知道从哪里拉到了拨款,等学生放暑假的时候,学校这边就要动工翻修了。但这只是个小道消息,真假还是不确定的。

乔嘉嘉自然是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毕竟接下来还要在红旗高中上两年学呢,谁不希望自己学习的环境能舒服一点呢?

乔和平是知道今天闺女去哪了的,这会儿回来了看着闺女回来了,笑着问道:“红旗高中那边怎么样?”

乔嘉嘉描述了一遍,何成文听了笑着道:“嘉嘉初中毕了业是要去红旗高中上学的啊?你成材表哥他就是那所学校的,去年才毕业,当时咱们村就他去了红旗高中,柔柔和大队长家的何珍去了另外一所高中。

红旗高中条件虽然比不上咱们厂的职工子弟学校,但在整个省城里已经算得上是好的了。那边离家这边应该也不近吧?不过能不住校还是别住校,那边宿舍的条件有些差,十二个人一间宿舍,嘉嘉你肯定是住不惯的。”

乔嘉嘉今天和同学只在学校里转了转,并没有去宿舍那边看,她本来就是打算走读的,这会儿听到了12个人一间宿舍这件事,选择走读的想法就更坚定了,她实在是想象不出12个人一间宿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恐怖情景,尤其是夜里要是有人打呼,就别想睡好觉了,宿舍里人越多,打呼噜人多可能性就更高,到时候天夜里光是呼噜声,指不定就能奏出一首交响曲了。

一定得走读,绝对不要住宿!乔嘉嘉没有哪一刻住宿的想法比现在还要坚定了。

而乔和平听了何成文的话,也跟着点了点头,自家闺女从小就没吃过苦,住那种12个人的大宿舍,绝对是适应不了的,家里都已经在找人淘换自行车票了,到时候给闺女买辆自行车也就可以走读了。

何成文因为还要赶去何家村那边,没有留在乔家多聊,很快就走了。

乔和平下午还要继续上班,没多久就走了,家里就剩乔嘉嘉一个人。

她先去街道办那边看看以南哥的信到了没,估算的日期,应该也就这几天了,沈伯伯跟以南哥上次通完了电话,就告诉她以南哥给她寄了信,让她记得去街道办那边拿。

乔嘉嘉去了街道办,发现信件果然已经从邮局那边送过来了,她到了家就把信拆开了。

这次信里说的果然还是下乡的事,以南哥说等下个月他就要到何家村插队当知青了。

这事儿乔嘉嘉前年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现在也并不怎么惊讶,不过以南哥到何家村那边插队挺不错的,听说下乡知青的日子挺苦的,她回姥姥家的时候还可以给以南哥带一些东西过去,以前都是以南哥他们几个哥哥照顾她,现在终于有她出力的机会了。

至于为什么要到下个月才能过来,也是因为沈以南下个月高中才毕业,虽然他跟何珍、何柔柔也算是同龄人,今年都18岁,但他当时本来上学的时候就晚一年,中间又大运动停课了两年,现在自然就比一些同龄人晚一年毕业了。

他们高中基本每年六月初的时候就能颁发毕业证了,他快得快六月十五号就能到何家村下乡插队了,离现在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很快时间就到了六月,还有十多天这一届初中生就毕业了,乔嘉嘉班上的气氛有些愁云惨淡。

虽然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正常升高中,但是有将近十几个人今年正好满16周岁,毕业之后就要下乡了。

总共50多个人,剩下的除了十几个14岁的,是当初522学制刚实行的时候跟着六年级一起升初中的五年级学生,其他的都跟乔嘉嘉差不多大,现在才15岁,正好避开了下乡插队当知青,虽然明年就16岁了,但是九月的时候就上高中了,还能拖两年。

对于不满16岁的40多个学生来说,初中毕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好歹还能拖两年,但对于满16岁的学生来说,他们恨不得初中永远都不要毕业,这样就不用下乡了。

姜姜低着头小声地对乔嘉嘉说道:“我们组的李勇他为了不下乡,好像要让家里帮忙办病例。”

乔嘉嘉有些疑惑的说道:“到时候街道管委会那边可是会隔三差五就上门查的,如果装病肯定是瞒不过去了,到时候办假病历还可能会被批|斗,他们家怎么会想到这样的办法?”

姜姜并不知道原因,不过何小军平常交际广,跟组里的李勇算得上是比较好的朋友,对于他家里要怎么做也是知道的,他小声说道:“不是办假病历,他们准备弄真的。”

乔嘉嘉小幅度侧身往后看了一眼,道:“李勇他身体这么好,一看就不像是会生病的人,怎么弄真的?”

“听说去年有人为了躲避下乡,把温度计里的那个东西吞到了肚子里,然后身体就变坏了,不过也不会危及到性命,这样就能办病历然后不用下乡了。李勇他不愿意下乡,他家里也没办法给他弄一份工作,所以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你们可不要把这事往外说,别让街道管委会的人知道了。”

乔嘉嘉实在无法想象有人为了躲避下乡,居然会想出吞水银这个办法,这对于身体的损伤是巨大而且还不可逆的,虽然量少可能不会危及到生命,但以后身体可以说是好不起来了,好的一个人后半辈子就要病歪歪的了。

但是她也不能因为这个就高高在上地指责人家愚蠢。55年的时候最早下乡的一批人,到现在已经15年了,也还没有返城,这个年代的人也不像她有上帝视角,知道到了76年的时候大运动就结束了,接下来知青就可以一批批的返城了。

所以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要是下乡,后半辈子就要都待在乡下,大约在一些人眼里,比起身体病歪歪的,还是下乡更可怕一点。

但尽管如此,乔嘉嘉对这件事还是不能熟视无睹。她是知道六年后大运动就会结束的,李勇下乡并不会在乡下呆一辈子,为了躲避下乡伤害身体这事实在是不值得,她一定要劝一劝的,幼儿园到现在,他们是11年的同学,乔嘉嘉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李勇吞水银。

乔嘉-->>嘉决定了要劝,就很快付出了行动,何小军和姜姜也支持她的行动,两个人也加入到了劝说李勇的队伍中去,只不过李勇要用这种办法躲避下乡的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乔嘉嘉他们就算要劝,也得私底下来,不能让人知道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