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仙人指路(1 / 2)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扶苏想要推广农耕技术就需要相邦来,因为相府下的户曹负责农桑之事,推广农业这件事绕不开如今还占着位置的吕不韦。

这事不归治粟内史管,治粟内史是管财政的。

所以即使秦王再怎么不待见吕不韦,还是把人召进了议政殿。

秦王和不待见吕不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总结来说就是私人恩怨(嫪毐,太后),三观不合(为人),政见不同(很致命)

吕不韦的政治主张在吕氏春秋里可以窥见,固然有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这种和法家相契合的话,但也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种在君王看起来大逆不道的言论。

哦,还有君主应该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等一系列的话,认为君主应该无智无能无为,然后使臣子有智有能有为。

至于用道德仁义做到不赏赐,民众也能听劝,不处罚恶行也能终止这种话。

一句话总结,一把手秦王和二把手吕不韦在政治主张上有分歧,即使后世用无数例子证明皇帝这玩意上限很高,下线也很低,但依旧有皇帝热爱君主□□,要皇权万世一系,父死子继,千秋万代。

说远了,扶苏和李斯也有这些问题,有人要说,你不会学聪明点没上台前闭嘴吗?不知道你爹这么干是为了不给你留隐患,让你上台后更收拢民心吗?

扶苏想,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问题是当时秦国动用的民力,物资,还有实行的政策法律,你让他闭嘴?

听起来打个巴掌给个甜枣是好手段,但大秦已经要到了压榨民力,让民生凋敝,赌一局才坐得稳天下?

扶苏:这和死后让胡亥上位,赌一局我们这些哥哥和他谁强有什么区别?

当然,扶苏得承认李斯等朝臣确实比他英明,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结果就是秦国朝堂之上公卿们集体闭嘴。

他爹权力最大,没得制约,在三十二年之后上马各种大工程,打北胡,打南越,收回河南地后再开修直道,还要开建阿房宫的地基和继续皇陵的修建。

后期公卿的代表李斯李丞相像被遏制住了喉咙的百灵鸟,吐不出一句建议皇帝爱惜民力的话,反而到了胡亥上台后,他和冯氏兄弟一起上书建议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可见,公卿们也不是不知道不爱惜民力,这大秦吃枣药丸的呀!

扶苏想到了那些人常用的一句话,崽卖爷田心不疼,公卿们又不是诺大帝国的主人,他们确实不必为了两千多石的俸禄违背顶头上司的意,丢掉饭碗和脑袋,只有他还在哪里可笑地谏言,不合时宜地发扬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精神。

聪明人知道闭嘴,他或许不笨,但确实没有李斯聪明。

扶苏想,大概历史就像一个轮回,无论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还是性格决定命运,大秦的气数确实尽了。

吕不韦率领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在上农、任地、辨土、审时这四文里专门来讲农业,即使他身为主编负责的不多,但他确实阅过稿子,且身为相国,属下有负责农桑的户曹,他对农业发展与常识是熟记于心的。

所以当吕不韦看到秦王拿出的丝帛上有解决冬麦种植时的具体方法时,眼睛都亮了。

冬麦,说是冬,其实它是秋季栽种,夏季收获,只是它也能和粟、黍一样春种秋收。

虽然冬麦能解决青黄不接的夏粮问题,但它在种植时也面临很多问题,毕竟秋播时会少雨,冬季会暴寒,春季会干旱,都很不利。

其次连续耕作对土壤肥力有要求,所以扶苏附带的还有绿肥制作方法,而这,吕不韦当然也看到了。

看到比任地篇里上田弃亩,下田弃圳更加先进的种植方法时,吕不韦确实高兴,但同时他也知道深耕细作需要农具更加有力,相比之下,秋季引水渠灌溉,冬季用东西覆盖麦田,掩盖风雪反而更有用。

“寡人这里还有可以用于牛耕与播种的农具图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扶苏深谙这个道理,尤其是在农业上,先进的种植方法也需要先进的农具来协助。

寺人将丝帛呈上,吕不韦打开,是用炭画的,线条清晰,甚至还有尺寸标注,基本上属于是不需要反复实验就能做出来的。

“此图此书是何人所为?如此之才,大王该让他入户曹为官。”

吕不韦把书放在一边,对秦王如是道,秦国商人能做官,工匠能做官,农夫当然也做官。

就在吕不韦侧耳倾听,以为会是某个老农或者才俊时,就听到秦王用一种灼热又自豪的语气说,此是仙人所赐!

吕不韦:????

大王,寻仙是迷信!!!

吕不韦期待秦王修身养性,而不是让他去寻仙问药,鬼知道那药里有啥。

搞房中术也不行啊!

此时的吕不韦完全没想到要是秦王吃药噶了,可是大大利好于他啊!

看到吕不韦一副震惊的表情,秦王心情颇佳,拍了拍大儿子的脑袋,“扶苏梦见仙人,教他治民之术,授以农书农具。”

吕不韦其瞬间看向秦王身边端坐的小孩,眼里带着些许打量,长公子肖象秦王,其母郑夫人又是难得的美人,所以那怕他是两岁孩童,却也玉雪可爱的很,五官端正和谐,看得出来将来必然是一个美男子。

扶苏抬头用属于小孩子的眼神打量着已至暮年的吕不韦,他的眼神如此明显,人精似的吕不韦瞬间察觉到了。

明显意识到自己要失势的吕相国对着幼童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就扶苏来看,老了的吕不韦比老了的李斯笑得好看了那么一点。

&nbs-->>p;当然,这仅属于扶苏的观点,他深知在父皇心里,不是反过来就是没差别。

“敢问大王,公子,仙人叫什么?”吕不韦想起了重要的事,急忙说,“仙人如此赐福,我王理应祭祀。”

不能让人家以为咱们没良心,让他白干啊!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