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二桃三士(1 / 2)

说起学宫,扶苏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目前天下最有名的学宫是稷下学宫,而已知还存活的稷下学宫祭酒里最符合大秦利益,最有名有能力的那个叫荀况。

不巧的是,如果这个世界按照历史,荀况老师今年就要驾鹤西游了!

扶苏想了想,还是觉得这事尽早说,不然万一真挂了,哭也没办法让人活过来。

从地府把另一个荀卿薅过来办事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可能参与到本世界的内部运行中的。

他们只能参与到他和黄帝广成子指定的钓鱼计划里。

这是规则,听起来似乎对他来说不怎么友好,不像系统那样方便快捷,也不像抽卡游戏能直接用人,但这个世界那么多可用之人,难道他一个也用不了吗?

若有余力可用,何必求助于外?

“父王,若要建学宫以养学士,控制有识之士,那么,您需要快些派人去将荀卿请过来了,不然,万一他今年与世长辞……”

虽然荀老师的威胁力没有魏僚那么直接,但他还是有威胁力的,不然当初也不会有人对春申君说荀子的坏话,春申君还真信了,不给他封地。

“荀卿……”

秦王也想到了荀卿的年龄问题,他心中有了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担心,大概是万一救不了荀子,大秦岂不是很亏?

荀老师毕竟年纪大了,而且从理论上来说,荀子和魏僚的作用重复了。

和魏僚做政治博弈,让他留下来为大秦发光发热,大秦借着他的名义行仁义之师,然后方便一统六国。

荀老师如果听到秦王的心里话,大概会说,朋友们听听这是人话吗?

好了,再见了我的朋友们,今年我就要远航,去找你们啦!

你问去哪远航?当然是去幽冥,去黄泉!

不和我做政治交换,不用我是吧?

那我今年就要死了,到时候让你们想用都用不到!!!

荀老师:死了就躺平摆烂!

“不管荀卿活不活,我们都能获得利益。”扶苏面上一派云淡风轻,他说,“若荀卿能活着,自然能为我大秦统一驳斥那些腐儒,若他不幸去世,……”

秦王政就听到他儿子用稚嫩的声音一本正经道:“荀子是孔子的正统传人,他去秦任学宫祭酒,到时候我们大秦的学宫就是儒家的正统所在!

这里就是下一个西河学派,”

昔年吴起在郑地与秦军决战,魏军大胜,魏太子趁秦军西河守军主力围攻吴起,守卫空虚,下令魏军渡河,攻破秦国西河防线。

占领西河后,魏文侯知折服秦人武力其次,攻心为上,重用著名大儒子夏,拜其为老师,于西河讲学,从学者甚众,学者众多,才有了后来的西河学派。

据扶苏的记忆,荀子也是受西河学派影响甚大。

说句不好听的,荀老师死后,就利用儒家窝里斗,就能把思孟学派打成异端。

一句话,只要不归顺大秦,统统都是异端!

自然,这种做法同样有弊端,就和焚书,独尊儒术一样,虽然刘彻时董仲舒的儒家已经和先秦儒家大相径庭,但又有多少人会在意呢?

时代滚滚向前,肉食者做出了决策,推动雪球落下,至于过程中会不会发生雪崩,砸死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当然是有这种可能的,但又能怪得了谁呢?

天作孽,犹可骂,自作孽,当如何?

“二桃可杀三士,一个儒家正统,也足以收服八脉儒家。”

二桃杀三士,确实说不上正义凛然,说到底,它只是一个计谋,一种手段,有能力以德服人,仁者无敌的当然不用做这些,但你没有,就老老实实走捷径,走小路吧!

扶苏承认他能力有限,大秦时间有限,他愿意走捷径。

这就和你军事实力足够强时可以选择三光,只要愿意承担代价,输不起就别说了。

秦王看着一派平静,没有任何情绪的儿子,他一时觉得陌生,他和那些影像里的人似乎大不相同。

这一刻,他想到了自己,普通人痛苦时,也不过是匹夫之勇,至多不过血溅三尺,但他是帝王,他若痛苦,只要他想,就能让天下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被母亲背叛,他当然痛苦,自然想要报复,他恨嫪毐,恨赵太后,但是太后是他母亲,他们是母子,动不了,所以他选择杀了两个孩子。

按理扶苏也该-->>有恨,但他没有,他似乎走向另一个极端。

按理来说,秦王政此时应该高兴才是,但这一刻,他的心中却并没有多少吾儿长大成人,类我的想法。

黄帝:你这不废话,因为他无情起来可能一视同仁,别看你是亲爹,真要无情也不是做不到,这种事你不欢呼雀跃也正常。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