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0章 李存稷迁都洛阳(1 / 2)

就在她忙着接手顾家产业的这段日子,汴京城里大乱了起来。

还没出正月,朝廷便传出消息说皇帝近日要回洛阳了。

皇帝要走,大臣和将士们自然也得一并跟着走。

大家辛苦拿下汴京,岂能一无所获。

白天他们是遵纪守法的将士,到了晚上,一个个就变成了杀人越货的匪徒。

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大家更加明目张胆地盘剥百姓。

当兵的带头抢掠,地痞、流氓、土匪之流自然不落其后。

城中百姓遭难不说,汴京附近的村镇也一并遭殃,大家只能出逃。

岭下村因地理优势,易守难攻。又有顾懋指点,宁栖禅和张功和带领着村民们在进村的路上设置各种陷阱,外人甚难进入。

听说岭下村比较安全,大家纷纷往此地逃。

张功和只想着大家乡里乡亲,凡是来村里的人能救一个是一个。

他没想到这么多人进来,吃住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时宁栖禅不让他放村子以外的人进来时,他还嘲讽人家见死不救,这会是真是后悔啊。

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总不能救了人进来又把他们赶出去吧。

“阿禅,之前都是叔不对,叔跟你道歉,你看在你二妹妹的份上就原谅我吧。”

“张叔言重了,你也是不忍看着乡亲们受苦嘛。”

“可再这么下去,我们自己就得受苦了。”

“......”

腊月二十八那天,张冬至带着宁茶花去汴京玩,遇到了一个与他关系比较好的同窗。

同窗家里是做生意的,消息灵通,告诉张冬至说汴京城里可能会乱一段时间,让张冬至没事尽量不要到城中去。

张冬至回来后将此事与家人说了,张谦毕竟做过三十多年的村正,听说此事后立马让儿子通知村民多屯粮食。

张家父子在村中还是挺有威望的,尤其是张谦。

他说要屯粮,大家立刻就屯粮了。

宁栖禅初一才从顾家回来,当时钟氏看她太累,这事就没跟她说。

直到正月初七何掌柜上门,说城中会乱,宁栖禅才想到要屯粮食。

钟氏却告诉她,家里早在年前就屯了不少粮食了,省着点吃,足够大家吃两、三个月的。

不光自家,岭下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屯了。

宁栖禅知道村民家中都有不少粮食,所以当时张功和非要救外村的人时她只是提了点意见,并没有强烈反对。

就是那点意见都还被张功和说她果真是小孩子,不懂事,他要不是看在顾懋的份上才不会来问她。

对于顾懋,宁栖禅对自己家人都只说他有些身份,具体什么身份却没说。

因为她不希望家里人对顾懋只有敬畏,她想让大家就当他是一个孤寡老人,用平常心对待他就好。

但张功和在顾家是见过顾懋的,知道他是顾旭的祖父。虽不知他们到底是什么人,顾家那偌大的宅子可骗不了人。

听说顾懋认了宁栖禅当干孙,心思立刻转开了。

关于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来问问宁栖禅的意见,其实是想问顾懋的,只顾懋不愿意理他。

“张叔不用担心,再坚持个把月,相信这场动乱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何以见得?”

“......”

这话却是顾懋问的,宁栖禅知道他其实心里很清楚,这么问只怕是有意考她。

前段时间村里设陷阱,顾懋发现宁栖禅选的各处地点遥相呼应,颇有章法。

他来了兴致,教宁栖禅如何将设陷阱当成排兵布阵。

没想到宁栖禅于此事上颇有天赋,往往顾懋才说了个开头,她就已经想到了结尾,倒给了顾懋不少惊喜,决定要把自己所会的全教给她。

可惜的是她作为女儿身,即使学会了将来也无法征战沙场。

没错,顾懋自第一次见她就知道她是个女子。他可是征战沙场几十年的人啊,又在梁国三任皇帝的暗害下能活到现在,是何其厉害的人物。

如果连宁栖禅是男是女都看不出来,那他岂不白活了。

不过他虽知道宁栖禅是女孩却没拆穿,谁都有自己的秘密,哪怕她是个小孩。

“皇帝虽是攻下了汴京,恢复了彼时的乾朝国号。可他只是初定中原,大部分旧时的乾朝藩镇却并未认他为主。

为了显示此乾朝的正统地位,要么迁都洛阳要么长安。长安已残败,不宜定居,所以皇帝定会去洛阳。

此时已是四月中旬,差不多该动身了。再晚下去,天气炎热,大军不宜行动。”

“说的不错。”

“......”

顾懋夸完忍不住又遗憾她怎么就是个女孩,以她这样的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识,就算日后武将当不成,做个文臣也行啊。

可惜,可惜了!

张功和才不管彼时的乾朝和此时的乾朝有什么区别,反正皇帝走了、大军也走了,百姓就不用流离失所了。

他想得倒是美,皇帝和大军走了,土匪、地痞、流氓等可没走。

做惯了烧杀抢掠的人会继续烧杀抢掠,端看百姓敢不敢奋起反抗了。

且说眼前,宁栖禅说让张功和再坚持最多一个月,实际上没到一个月,皇帝真的就带着大军往洛阳去了。

逃来岭下村的难民大多回了自己的家乡,只有少部分人留了下来,大家的生活似乎回归了正常。

宁家,王恕拿着宁栖禅从顾懋那里借来的钱将城里的客店赎了回来,带着妻儿回了汴京。

宁菊花长的漂亮,人又恬静,被精品阁掌柜素和正式收为弟子,还将她说给了她的侄子。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