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一十三章 二盗清东陵(1 / 2)

要说世界上,水有源头,山有极巅,唯独人的贪欲无穷无尽,最是深不可测。

盗了定陵,众匪并不满足,还要继续盗掘。俗话说,三百六十行,盗门为王。真正挖了皇陵,才知什么叫天子底蕴,一夜暴富。

既然不愿意收手,王绍义顺水推舟,他也嫌定陵陪葬品太寒酸,想再挖几个。

一则扬名立万,威震江湖。

二则坐拥巨宝,好逃去海外。

王绍义登上定陵的明楼方城,站在上面,可眺望整个平安峪。

指着定陵东边,有一片建筑,隐隐看见古松苍柏下的坟头,大大小小,星罗密布。

打开东陵山海图,王绍义比对,东边那片坟头,是咸丰皇帝的定陵妃园。陪葬了十五个妃嫔,也算块肥肉。

便叫关会增带人,去把定陵妃园给挖了。

妃子墓也就一些首饰、珠宝,虽然值钱,却不算什么大宝贝。王绍义不满足,要盗就要盗个顶了天的。

想想孙殿英当年,那一挖,可比他霸气多了。

王绍义心有不服,发誓一定要挖个比孙殿英还富贵的“蘑菇”。

定陵往东,是十五座妃园。

再往东,则是一片褶皱的山坳,将龙脉藏住,四面纳风。山坳里,还有两座富丽堂皇的墓园。

规格不如皇陵大。

却也是雕梁画栋,天上人间。

穆树轩看了东边,笑道:“大哥,你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东边两个山坳,分别埋了两个大人物。嗯,说起来,都是咸丰爷的老婆。”

“那边,叫菩陀峪,埋着慈禧皇太后老佛爷。再那边,叫普祥峪,埋着慈安太后。慈禧那边,估计没啥油水了,全让孙殿英挖走。这个慈安太后,据说修陵花了二百六十多万两白银,也算个富户?”

王绍义一听,大为心动。

慈安太后,也是晚清有名的女人。

咸丰皇帝驾崩避暑山庄,断气前,封了八个顾命大臣。观慈禧城府极深,有虎狼之相,精于权谋,恐有吕后乱政事,又敕封慈安太后总摄政。

慈安为东太后,慈禧为西太后。

日出在东,压慈禧一头。

传说咸丰驾崩当晚,曾托付慈安太后一道密诏。

若有朝一日,慈禧祸国乱权,败皇家,欺百官,压天子,便请出密诏,赐死慈禧。

此事被太监泄密,告密于西太后。

慈安太后在史书上评价颇好。为人本分,宽厚,性温和,从不乱政擅权。慈禧忌惮咸丰皇帝遗诏,在慈安太后前献媚,花言巧语,哄得慈安烧了遗诏。

不多久,内廷传出慈安太后蹊跷驾崩之事,从此西太后慈禧擅权,一家独大。

京剧里面,东宫娘娘肯定是好人,西宫娘娘大多数是反派,多半就是从慈禧慈安这来的。

也许怕冤魂索命。

谋害了慈安太后,慈禧大费金银,以厚葬将慈安太后埋在普祥峪。

皇陵该有的五供、明楼、方城、宝顶,慈安太后陵一样不差。当年孙殿英盗慈禧太后陵,忽略了旁边的慈安太后。

如今让穆树轩这么一提,王绍义动了心思。众匪水不喝一口,饭不吃一碗,大白天奔入定东陵,以炸药,故伎重演,轰开了琉璃影墙下的地宫玄门。

慈安太后为同治皇帝的嫡母。

尊为皇太后。

同治皇帝驾崩后,又被尊为庄敬皇太后。地位比慈禧还高一截,地宫等级和规模自然不差。虽不比慈禧陵富贵,王绍义等人所获不小。

王绍义后来对人提起,慈安太后陵中,有一九玲珑宝塔,最是昂贵。

一尺多高,宝石缀成。

放在夜空下,亮如火炬,白夜辉煌,还能驱逐蚊虫野兽。九玲珑宝塔让穆树轩分走,王绍义也就捡了几顶凤冠。

一盗清东陵,先挖了咸丰皇帝、十五妃嫔、慈安太后。

王绍义一行陡然暴富,冥器多得装不下,运了两天,大部分藏在马兰峪的松树下。

作为倒斗界的从业人员,之前我就说了,倒斗最难的,压根不是什么机关,也就开穴和销赃。

冥器挖出来了,怎么卖出去,成了摆在王绍义等人眼前一个大问题。

没法折现,所谓的珍宝就是烫手山芋。

盗陵这事,迟早有一天会惊动天下,届时四海逃亡,官府缉拿。王绍义等人急于把冥器换成钱,无意中,犯了销赃大忌。

他们毕竟是土匪,不算专业的土夫子。

不认识堂口,更无足够的销赃渠道。一盗清东陵,光得的黄金白银,按斤来算。王绍义等人好比暴发户,本钱有了,档次却没上去。

四人之中,关会增眼界最窄。

他野心不大,就想做个富家翁,买十几个女人玩玩。他最早拿着定陵的赃物,摸到省城售卖,也没卖什么大价钱。

这么多文物流入市场,你说祖传的,哪个傻子会信?

大部分冥器,烙着前清皇家内务府的火印,实打实的大内奇珍。关会增在省城一出手,盗定陵走漏了风声。

有人盯上了关会增。

这人也不是什么好人。解放以前,官府素质良莠不齐,大都是旧社会积有恶习的痞子,一心一意想着捞好处,对国家全无忠诚,甭提有什么操守。

张尽忠是敌工部部长,兼区县情报队队长,当地颇有名望。

绰号“张大胆”,顾名思义,好处到位,什么都敢干。

有个结拜兄弟,叫张森,五毒俱全,刮地皮刮得地矮三尺,绰号“张剃头”。当官的要拿捏一群土匪,可说是易如反掌。

张尽忠听闻东陵被盗,一不声张,二不上报。

打着黑吃黑的心思,任由关会增在省城销赃,指示张森冒充外地老板,收购了一批赃物,确定来自东陵,暗暗开始布置人马。

关会增浑然不知。

他眼睛窄,林林总总卖了几十块现大洋,兴高采烈回了马兰峪。

殊不知,盯上他的不止张尽忠一伙人。

冀州乃京畿要冲,门户所在。

那么多皇家内府珍藏流入民间,动动屁股就知道爆发了惊天大案。没几日,北平军统头头马汉三也知道了。

一面将此事上报重庆方面,一面派遣心腹手下郑恩普、张树庭暗中监视。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满清失鹿,群匪共逐。究竟鹿死谁手,还有待分说......

老年间,有一话本,叫做《绿林怪枭奇志》,专挑土匪绿林这些人物的绝技,如何作为如何倒台来吸人眼球。

其中讲到王绍义,单有那么一折。

纵然王绍义并非正统盗门,满清到建国以前,最大的盗墓案就出在王绍义这伙人身上。与之相比,南派北派小巫见大巫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