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七章、战端四起(1 / 2)

十一月中旬,翌日清晨,临安秋风萧瑟,处处悬挂满白幡,一座座新坟犹如堡垒般矗立城外,到处都是披麻戴孝的儿童或是女子。

金国使臣领着铁浮屠走了,但临安城内剩下的却是哀鸿遍野,鸡鸣声绝。

临安府尹吴芾下葬那一日,诸臣前来送别时,换来的是百姓唾骂,鸡蛋青菜在那紫袍红袍绿袍的官员之间出现,碎裂。

陈康伯与张浚站在其中,身上更是被人泼慢了脏水,那一日,临安万人空巷,那一日,群臣接受百姓唾骂,却唯独不见赵昚出现。

以致于百姓都传皇帝畏战媾和,奉金国皇帝完颜雍为叔,表为金宋叔侄之国,大宋群情激奋,百姓反抗朝廷者甚众,江南江北之地,具是聚众起义者。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74彡陸7伍

为平民变,皇帝和中枢谴李显忠成闵等率兵平乱,熟料大军行至镇江府时,军队发生哗变,要求中枢对金国宣战,否则大军不再为赵宋效命。

宋军哗变的消息传到金国中都,尚书台迅速派使臣前去招安,怎料使臣刚至海州,海州统制王世隆即绑缚金使投入河中,以显宋军从未有过投金的意愿。

内忧外患并起之下,赵昚病倒了,只得躺在福宁殿里,感叹连日的危机重重。

政事堂里,陈康伯、张浚、史浩,张焘等一众主战派官员依旧讨论着应对之策。

毕竟,外头有强敌入侵,内部又接二连三传来军队哗变百姓起义的声音,他们中枢必须想个万全之法解决当下困局。

陈康伯合上北边递到中枢的札子,沉吟半晌,道看还是得往镇江那边派去一个使节,至少要先稳住镇江府那五万禁军。”

“派谁去,李显忠与成闵二人,还在牢里,镇江府哗变禁军对于朝廷的令旨只看作是一张废纸,陈相公,我看还是全国备战吧。”史浩叹道。

“韩峰!”张浚肯定道。

为今之计,若论朝中还有哪个将帅子孙有能力,唯有通义郡王韩家,毕竟韩世忠虽死,其余威仍在,韩彦古、韩彦直、韩彦质已经外放州府,也只有第四子韩峰了。

“韩峰能压的住那群将帅吗?”史浩忍不住捶桌子,“你们是无办法了,还是脑子糊涂了,能压的住哗变将帅的人,其军功当推第一,能服众者,必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你让韩峰一个娃娃去,甭说压不压的住,没入镇江府就会被砍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那五万禁军里,有一半是从当年韩世忠部队里选拔出的精锐,也只有韩家的人,才能压住威风。”同知枢密院张焘道。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当韩峰压的住那群禁军时,其实他也该死了。”

资政殿学士贺允中看的清楚,中枢要拿韩峰的命,来换取那五万禁军的命。

只是谁也不敢肯定韩峰能不能压的住那群禁军,甚至将大军哗变平息,也就是这个问题,在所有人思维里总是不一样的。

有的大臣认为应当集合大军剿灭哗变,正如当年苗刘之边一样,速擒首恶,军变必然解除,可现在与苗刘那时问题并不一样,这次是全国上下都在变,各地起义不断。

如此种种迹象,就是陈康伯与张浚二人能力再强,到底还是得想想如何平息内部乱象。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