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荆州,别将我挽留!(五十二——五十三)(1 / 2)

西宁和林夕子在纳木错看浩瀚星空的时候,也正是北川为手里的金融诈骗案忙得最厉害的时候!

蹇汉雄这边,由于牵连的人物不多,事实也很清楚,加上他不想隐瞒什么,因此,审问进行的很顺利,材料搜集也很详细准确。“周主任”这边,并不是她想隐瞒什么,而是由于她牵扯的人太多,甚至好多人和事,都忘记了,因此,审讯收集她的犯罪事实,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八月六日下午,北川在周案审讯记录上最后一次签下自己的名字后,回到宿舍,倒头便睡,等他醒来时,已经是七日下午!

八月八日,jz市周明容金融诈骗案宣告侦破。全市受害人在这一天分文不少地领回了自己被骗的存款!

这一天,市公安局大门前,不时响起锣鼓声,那是拿到赔款的市民给市公安局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

第二天,市公安局给周案专案小组庆功。在庆功会上,老局长表扬了专案小组,着重表扬了北川。

北川接到报警后,在这次行动中反应敏捷、行动迅速,体现了一个警察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政治意识!因为这个案件,事关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快速破案,将会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北川有这么敏感的政治意识,尤其难得!

北川和专案组,分别被记二等功!

中午回单位后,北川破天荒地请了个假,带上小赵和小王,几个人一起来到红姐私房菜,吃个午餐。

回忆起这几个月来的日日夜夜,北川觉得,这两个兄弟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特别是小赵,自己妈妈病了住院,都没能回去照看一天。

这两个同事,是北川进去公安系统以来,在工作上和自己最有默契的两个下属和兄弟。工作上,和他们配合起来,心有灵犀得心应手。

作为下属,两人活没少干,批评也没少挨!

菜上齐,酒也摆上桌子。小赵刚要伸手拿酒瓶,被北川拦住。北川给两人倒上酒,然后端起自己的酒杯,说:

“这次行动,辛苦了你们两个!今天请你们吃饭,只是表达一下我的心意!”

“所长你更辛苦!”小王说

“别的话都不说了,要说的话都在酒里。干!”北川一仰头,一杯酒倒得干干净净。

“干!”

“干!”

小赵小王也一口喝干净杯子里的酒。

在北川和小赵、小王一起吃饭的时候,老局长也正和市局其他几个领导在一起在市局食堂吃工作餐。聊到上午的表彰庆功会,大家自然聊到了北川。分管经侦、法治这一块的副局长说起他,多有赞许之词,说小伙子人才难得;其他几个副局长也对北川印象不错。

老局长想到明年的人事变动,在心里暗暗想:既然这个年青人有能力,那就到更大的位置,发挥他的作用吧!

在南山出发前,汪老说要到车站接南山。想到汪老的年纪,在五月下旬那么热的天气来回奔波,南山拒绝了。

南山敲响汪老在四楼的大门时,十二点的钟声正在汪老客厅响起。

自从汪老离开荆州后,这是师徒二人第二次见面。门一打开,两人突然就出现在对方面前。

汪老穿一件对襟唐装上衣,鹤发银髯,精神矍铄,还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从脸色看,比上次相见时,略微苍老几分。

客厅里的餐桌上,摆着一桌子菜,师母正摆着筷子。

师徒两人相见,难免激动。南山放下手里的提包,背上的背包都没来得及取下,一把抱住老师。

“老师!”南山声音有些哽咽!

“南山!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汪老拍打着学生的后背,也很激动。

南山又走到师母面前,弯腰鞠躬!无论老师遭遇什么变故,师母都不离不弃,一心陪伴在他身边,照顾老师生活,让师傅心无旁骛地从事他的艺术事业。这让南山十分钦佩师母!

吃饭的时候,三人互说这些年在鹏城、荆州的往事。汪老留意观察学生,发现这些年不见,学生变化有点大。这变化不是脸型身材,而是神态。和前几年比,这孩子显得更加沉稳,大气。说起过去遇到的困难,一笑而过,云淡风轻!

看来,最能改变人的,还是现实生活!

吃完饭,南山拿出给老师和师母的大包小包的礼物,摆满一桌子。师母看到武汉小吃豆丝,眼圈泛红,差点流出眼泪。

二老都算半个湖北人,所以湖北的土特产,也成了他们离开湖北后魂牵梦绕的记忆。

收拾完礼物,师生两人到汪老房间,看南山带来的篆刻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南山去年和今年的作品。

汪老一手翻印谱一手拿篆章,对照着仔细观看。南山则在一旁,对着印谱找篆章,不时和汪老说一下当时创作某方印章时的想法和经过。

看完南山带来的作品,汪老确信自己的学生的作品,整体上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点让汪老颇为得意。

回想以前,南山拜师后,先是一周三次到自己住所学习、观摩,后来,自己的“南纪印社”成立,他也仅仅参加过一期培训班,学习过两个月。再后来,自己离开荆州到深圳定居,他全靠和自己通信、打电话交流学习篆刻。他的篆刻作品,现在能达到这种水平,应该说天赋出众、勤奋有加!

这几十年来,自己教过的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在篆刻上有这么大进步的,南山应该算第一人。

师母在客厅喊喝茶,南山拿上篆章和印谱,随汪老到客厅喝茶。汪老一边喝茶一边评点南山带来的作品。有些作品,当时南山刻完,觉得有些不满意,但是具体事哪里不满意,自己也说不清楚。现在经汪老一点评,立刻豁然开然!

评点完,汪老又带南山走到自己的工作台边,选了两方南山当时不满意的作品,让他重新操刀,按现在的理解来刻。果然,不仅刻起来感觉顺畅,出来的效果也确实比原来改进不少!

整个下午,汪老和南山沉浸在篆刻艺术的世界里,两人谈笑风生!

晚上,师母过来问南山想吃点什么,南山才知道,半天时间在聆听和讨教中过去。

第二天,南山请汪老邀约书法、篆刻界的一帮朋友吃个晚饭,顺便结识一下各位方家。

汪老一口答应,立即给师兄和几个朋友打电话。

下午,师母在楼下的餐馆定好一个包间。在约定的时间,大家在包间聚齐。

菜肴上齐,南山给各位前辈一一斟酒。在南山斟酒时,汪老说:今天是学生南山请大家吃饭,只为结识各位大家。烦劳在座各位,以后不吝赐教!

汪老几个朋友连说客气客气;然后说后生可畏,既然来深圳要呆几个月,以后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必不可少。

师叔李老却说:你们几个老鬼,谦虚得虚伪!就你们这几位在书法和篆刻界的地位,说指教南山,那是他的福分!以后,在座各位,真要不吝赐教!我代南山先谢谢各位前辈了!

酒过三巡,南山也没那么拘谨了。和各位前辈谈话也更轻松自如。

李老生性豪放,健谈。席间问南山这次来鹏城,带没有带作品来。南山回答,作品带来了一些,只是不敢见人!

李老一听,说好,待会到你老师家,我们去看看。

等到大家看到南山的印谱特别是篆章,又听说他学习篆刻的经历后,对这个天赋高又勤奋的后生,都露出赞许的神色。

看完、评点完南山的作品,这帮文人雅士,趁着酒兴,挥毫泼墨,直到子夜。

众人告别时,李老单独对汪老说:

“今天看了南山的篆章,可以确定,此子天赋异禀,难得的篆刻奇才!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要他千万不可放弃篆刻。”

第二天一早,汪老和师母带着南山带去喝早茶。老实说,不论见识过多少次,茶楼繁杂喧闹,活色生香的气氛,总是让南山这个外地人感到新奇和感动。岭南大地上的城市,如果没有了这些茶楼,那城市失去的不仅仅是市民的一顿早餐,而是市井生活的灵魂。

吃完早茶,南山要汪老和师母回家,自己去逛逛这座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的城市。

每一个步履匆匆的人、每一辆呼啸而过的车,每一个在城市上空挥来挥去的塔吊长臂,都告诉南山,这是个一日千里的城市!

字体硕大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不时在城市的广场、建筑物上出现。这句话毫不隐晦地向这个世界宣告了深圳这座城市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

和从大海涌入这个城市的空气一样,每一毫升不可避免地带着大海咸湿的水分,从全国各地涌入这座城市的人,也似乎无一例外带着对金钱的渴望。

即便是走马观花,南山也被这座城市强劲的发展势头所震撼!

快到汪老家的时候,远远近近的路灯刹那间亮了!这些路灯和街道里来来往往的车灯,让大街和白天比,更加绚烂多彩和别样的热闹。

推开汪老家门,客厅里十多个座位座无虚席。这些人中,有男有女;有十来岁的少年,有二十多岁的青年,甚至还有几个中年人。

这些人都是汪老“北极印社”的学员。

师母连忙把南山迎进“客厅”,问他吃饭没有,得到南山吃过饭的回答后,端来一杯冷饮递给他,坐下和他聊天。

南山向大客厅看了看,汪老巡走各座位之间,不时在某个学员身边停下,指点几句。

大概半个小时后,汪老对大家说,休息一下。

学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说话。有两个年纪大的学员,凑在一起,一边在石头上刻着,一边讨论着,看来是在切磋技艺。

南山忍不住走到客厅,想看看两人到底在刻什么。

汪老笑着走过来:

“想不想刻一方印,和师弟师妹们交流一下?”

“还真想刻上几刀呢!”南山说。

汪老拍拍手,对大家说:

“给大家介绍一下,站在我身边的,是你们的山师兄,他从湖北来,估计要在深圳呆一段时间,大家可以和他多交流,相互学习提高!”

南山向大家微笑点头,大家也对他微笑示意。

“南山,刻一方吧,和师弟师妹们交流交流。”汪老说。

南山进“客厅”拿出自己带来的工具和石料,摆在汪老的工作台上。

那些进印社前完全没有基础的学员,被汪老叫过去,听他讲篆刻的发展史;而有基础,刻印有段时间的学员,则围在了南山身边,等着他看他刻章。

南山拿上笔,开始在石头上写下要刻的篆字。

渐渐地,汪老讲课的声音变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南山知道,自己开始进入刻章的状态。

刀锋所至,石屑崩裂飞溅,发出轻微的噗噗声。多年来,这是南山独处时最喜欢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这个时候,也是他感觉最放松最舒畅的时候。

将近一个小时后,南山长长出了一口气,放下刻刀。篆章里的第一、第二个字刻完。

一个师弟和一个师妹轻轻拍了拍手。

师妹二十来岁,戴眼镜,挺文静的一个姑娘;师弟三十来岁,还穿着一件工作服。

“师兄你也喜欢朱文印啊?这朱文印还真是难刻,能达到师兄这个水平,应该是下了不少功夫!”说话间,师妹脸上有几分羡慕的神色!

“一直喜欢刻点有难度的,所以朱文印相对来说,刻得多点。刻得一多,也就爱上了。”南山说。

“老师这里师兄师姐,我认识不少,要说功夫,还是师兄你最高!”工作服师弟也感慨道。

开始,几个人聊得有点拘谨客气,慢慢聊到文字布局和用刀,几个人轻松多了,边说边在石头上比划还动上几刀。

课时结束,几个师弟师妹又和南山聊了一会才走,走时还有点意犹未尽。

学员走后,汪老和南山喝茶聊天。

“好久没和这么多人一块刻章、聊天了……”南山说。

“感觉怎么样?”汪老微笑着问。

“当然好啊!老师,您不知道,自从你走后,南纪印社实际上就没有了聚会交流;加上大家都忙着自己的生活,这些年,我身边一直没有可以交流的人!今天有人一块说说篆刻,书法,感觉还真是好!”喝一口茶,南山接着说,“听说,深圳篆刻、书法大家常常在您家聚会,以后应该能常常见到他们吧?”

“会见到,会见到。”师母回答说,“你的李师伯最爱吃我做的菜,隔个两三天,就要过来换换口味!其他前辈,一个星期怎么也会来个一次!每次一来,谈天说地,不是写字就是刻章,白天要忙半天,夜晚要忙到半夜!”

南山一听,心里暗暗叫好。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好了,以后可以常常聆听各位方家的教诲,现场观摩大师挥毫、制印了。

各位前辈在汪老家的聚会,还真如师母所说,时常发生。聚会时,南山一边端茶倒水,一边仔细聆听前辈的谈话。有时候,就一句、两句话,过后南山回味起来,顿觉豁然开然。

前辈中,有几位书法了得。李师伯的行书和篆书功底深厚。在李师伯挥毫时,南山常常站在一边,仔细观摩!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