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荆州,别将我挽留!三十一(1 / 2)

三人在轮渡口东下水时,紫琼也发动南山的桑塔纳2000,缓缓向轮渡口驶去。她要到对岸江堤上,往东开上个三、五里路,接他们三个上岸。

看着这三个人在七月一天里最热的时候下水横渡长江,紫琼摇摇头,骂了一声“三个疯子!”

刚入水时,李浩倡感觉江水略微有点凉,不过十来秒钟,也就快速就适应了。江北岸向南二百米水面,要尽快游过去,因为这块是主航道。三人下水后奋力游过这个距离,才放缓速度。

三年里,李浩倡一直在长江里漂来漂去,几乎没有什么消遣。除了看书、在黄昏时分坐在船头的甲板上吹吹口琴,再就是在船靠码头后,和同事在长江里游泳。

刚开始和同事们游泳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耐力、速度和技术都让李浩倡望尘莫及。仅仅两年后,不论是耐力、爆发力和技术,他和船上的任何一个同事比都没有了差别。在荆江这样的江面横渡长江一个来回,真的像一位伟人说的那样,“胜似闲庭信步”了。

“感觉怎么样?不行的话,我们先休息一会。”李浩倡大声喊道。

李浩倡这里所谓的休息,是指那些游泳技术熟练的人,采取仰泳或站立的姿势,用最少的摆腿动作,仅仅保持自己漂浮在水面而不是前行。由于仅仅用来保持漂浮,摆腿力度和幅度都很小,动作间隔时间也长,所以耗费不了什么体力。

“还没有差到这一步!”南山在李浩倡左边回答。为了表现体力充沛,他加大了划水的动作,胳膊高高扬起。

“少说话,浪费体力!”西宁在右后方喊道。

一艘巨大的游轮从三人北边顺水而下。从外表看来,这是艘豪华游轮,可能是刚刚做了装修,外表的油漆新鲜而明亮。船甲板上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在走动。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头……”突然,南山吼叫出一句歌来。

清凉的江水,无遮无挡宽阔的江面,常常让在江里游泳的人心旷神怡,继而兴奋。浩倡也唱起来:

“通天的大路九千、九千九百九啊,……”

三人的狂呼乱叫引起了游轮上乘客的注意,他们开始向三人指指点点。不一会,有乘客从船舱里走出来。其中有些乘客还拿出照相机开始拍照。这更刺激了三人的表演,三人一边追随游轮向下游去,一边更加卖力地嚎叫这首歌曲。

更多的相机举了起来,即便是离得不近,李浩倡依然可以看到闪光灯闪烁不止。其实,这样的距离和这样的天气,闪光灯是不起一点作用的。

不知道是三人给游客助兴了,还是游客给三人的横渡助了兴,反正耽误了三人不少的时间。等游轮远去,他们才回到既定的方向上来,继续向南岸进发。

游过水面三分之二距离的时候,南山不说话了。江岸越来越近。李浩倡目测了一下,离江岸大概还有两百米。他朝身后喊了声:

“加油啊,冲刺的时候到了!”

后面两人没有回应,划水的速度也没加快。看来,这两人是没什么油可加了。

李浩倡上了岸,坐在江堤的斜坡上,看着两人随着江水的涌动,一上一下地沉浮着,缓慢向岸边靠近。

横渡这么宽阔的江面,又是在汛期,接近靠岸时,横渡者体力已经消耗得很厉害了。有些人的体力几乎消耗殆尽,最后几十米往往是凭意志力硬撑下来的。

两人的体力似乎也消耗得差不多了。特别是南山,落后西宁将近二十多米。李浩倡有点担心,站了起来,紧张地注视着两人。

李浩倡站起来注视江面的样子,被南山看到了。他觉得今天横渡落后也就罢了,现在还要李浩倡担心,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他加快了划水的频率,手臂越划越快,最后终于赶上西宁,两人几乎同时到达岸边。李浩倡伸出双手,一手抓住一个,把两人拉出水面。

南山一屁股坐在堤岸的斜坡上,低着脑袋喘气。西宁站在一边,把右手插入自己密集的长发里,不停地掸着头发里的水。

“骨头缝里的力气都用完了吧?”李浩倡看着南山抖动的双腿,问他。

“哪里啊,肌肉有点酸,抖动抖动,恢复一下。”他有气无力地回答说。

“算了吧!你这是体力枯竭最直接、最形象的外在表现。”

“事实胜于雄辩!我也懒得和你争。现在用事实说话,你看看,还动吗?”南山不愿承认自己的体力早已透支,竭力控制,停止了抖动。

可是,没到十秒钟,他的双腿又始抖动起来,他改变了一下坐姿,可是不争气的双腿还是更加厉害地抖动起来。一旁的西宁也忍不住,和李浩倡一起哈哈大笑。

南山也憋不住爆笑起来。笑完,说:

“要是现在有根烟抽就好了!走,我们上堤,去附近找找有没有小店,去买一包烟。”

“现在你全身上下只剩下一条泳裤了,拿什么买啊!?”李浩倡又笑了起来。

“嘿嘿嘿,还真是呢!”南山也笑了。

李浩倡接着调侃:“还不承认自己的体力已经枯竭,告诉你,你现在的情况比我说的还要严重,你已经到了体力透支的第二阶段了。思维混乱、意识模糊。”

“你就胡说八道吧。”南山摆摆手打断李浩倡的话。

“你全身只有一条泳裤了,请你告诉我,你怎么买烟?这不是思维混乱是什么?等到了第三阶段,那就是身体各器官功能开始衰竭,生命也就随之结束……”

西宁拍打着南山的肩膀,两人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南山向李浩倡不停抱拳拱手,要李浩倡饶了他。

调侃完了,三人慢慢爬上江堤。上了江堤才知道,他们这次横渡东漂得比较厉害,上岸地点起码在埠河小镇以东两公里不止。看看江堤东西两边,没看到一辆汽车,更别说南山的小车了。

伟岸的江堤南边是一望无际的棉花田。江堤上几乎没什么人,偶尔有骑自行车和摩托车带着喷洒农药工具的农民路过。躲过一天最热的时段,农民们开始出来喷洒农药。虽然三人这样光着身子,可他们见怪不怪——横渡长江的人一年到头都是,即使是雪天,也有冬泳者露着红红的皮肤,在江堤上换衣服。

江堤下面,紧挨着农田的空地上,稀疏地点缀着小块的树林。三人连忙下堤。找了最近的一处树林,钻进树荫里。

三人站在树荫里,眼巴巴地望着渡口方向,等着南山的车出现。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