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6章 前进(1 / 2)

一年一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

四合院也发生了不少事情,傻柱和秦寡妇结婚以后不久,一大妈就心脏病发作突然走了。

傻柱和秦寡妇两个四十多岁的人每天忙着造小人,傻柱决定奋发图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孩,就不提秦寡妇都四十好几了还能不能生孩子,还带着避孕环的秦寡妇就不可能怀孕。

棒梗也没少折腾,跟着许大茂在电影院学习放电影,等学会了之后和许大茂耍心眼,许大茂年纪大了,玩不动了,把乡下放电影的活,安排给了棒梗。

说好的两个人五五分成,但是棒梗睁眼就说瞎话,说放电影,公社没给好处,把该分给许大茂的好处都给昧了下来。

棒梗玩心眼哪里玩的过许大茂,许大茂反手就把还是临时工的棒梗给开除了出去,棒梗又成了无业游民。

二大爷家里也挺有意思,刘光天和刘光福两个,搬回四合院的时候说法都是来照顾二大爷老两口,等一人一间房真的搬过来的时候,二大爷就又变成了陌生的邻居老大爷,两兄弟最多也就是嘴皮子孝顺一下。

由于下乡回来的知识青年越来越多,工作安排不过来,只能自力更生,小商小贩开始多了起来,修鞋的,修自行车的,卖各种小吃的,卖各种手工艺品的。

不过就算这些人赚钱比工人更多,还是要受到工人的鄙视,社会上还是更认可有正式单位,公家铁饭碗,很明显的就是有姑娘的人家都不愿意让姑娘嫁给小商贩。

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思考,思考怎么倒。

自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无灾无难的过了两年之后,尤其是上面还大力扶持,各种宣传。

但凡能有一个真正挣钱的,那肯定是全国宣传,搞得人尽皆知,一时间带动了所有人想发家致富的心。

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下海经商的热潮一时无两,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如同雨后竹笋一样冒了出来。

但凡热闹点的街道上,摆摊卖东西的人,乌央乌央的一大片。看着这些人,张子凡也是微微一笑。一群傻批,来晚了吧,上面没这么多扶持政策了吧。

现在可不和前两年一样了,现在什么事情都得自己跑断腿,还多了许多同行竞争的,再想着发财,困难的不是一两点啊。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那是什么情况,上面把所有的事情都给你安排了,你只要负责经营就行。

进货的时候,成本价都是最高价了,有时还会半买半送,甚至不少厂家亏本供货,连夜打包给你送家里来。

还会不时的派人下来指导你该如何经营,只需要站在柜台上扒拉算盘就行,其他的根本不用瞎操心。

这待遇,哪是他们能比的。就是因为有着上面的各种扶持政策,哪怕是客人少的可怜,哪怕货物大多卖不出去,哪怕会遭很多白眼,还是有一小撮人真的发财了的。

当然,仅仅也只是一小撮而已,百不足一。别人不知道啊,他们只看到有人真的发财了。

而且上面还大力支持,这事不算投机倒把了。亏本,倒闭,那算什么,那是他们不会经营,我要是和他们干一样的行业,肯定能挣大钱。

在年收入过万的‘万元户’刺激下,想发财的人都疯了,有不少人砸锅卖铁的也得去下海经商,发大财。

这想法,大概和明知道路上有个坑,前面还有个人掉进去了,后面的人就算看见,也只会觉得,掉进去的那个人是因为笨,他要是走这条路,肯定是不会掉进去的一样。

可惜,懂得绕路的人,永远只有那么一两个。金钱是会蒙蔽双眼的,最后还不是接二连三的排队跳坑。

不过,这却也便宜了张子凡,都砸锅卖铁了,那房子也肯定是会卖的。

有些人真的是拿出了全部家当来开店,赌一把的,不过可惜,有的人他们输了。

再加上没有张子凡雄厚的家底,挣不挣钱的无所谓,反正有那么多东西顶着呢,亏本都不在意,照样该怎么开店就怎么开店。

他们不少人,真就是指着开店吃饭的,哪怕收支平衡,都坚持不下去,更不要说赔本了,最后也只能退货,卖店,来止血,维持生活了。

这时,可不就是该张子凡出场的时候嘛,以前自己是求着人家买房,现在换成了别人求着卖给自己,价钱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那些店铺开不下去的,等着本金下海做梦的,低价买了他们的房子,人家还千恩万谢的。

所以说,时也,势也,有时候发财就这么简单。

时候要是不对,你就是再有眼光,那也没什么用;时候对了,要是没眼光,发财的美梦也是离你十万八千里远。

就像现在一样,时候对是对了,卖房创业的人也不少,除了张子凡之外,可有几个出手买房子的。

还不是因为他们没这个眼光吗,都在做梦开公司呢,谁还买房啊。

毕竟在大杂院了混了一辈子了,现在好不容混出来了,都想着住高楼,开公司,谁还愿意回四合院住去啊。

哪怕是单独的院子,便宜都没人要。可不活该自己发财吗,这两年的时间,张子凡买房子,现在名下已经有了两套小型的四合院,和六处店铺了。

等着吧,你们当中能发财的那一小撮人,就算奋斗个二十年,也未必能赚够钱,再把房子买回去,到头来还不是为我奋斗了二十年。

美滋滋,其实在刚到手一个三百平的二进四合院时,张子凡也想过一家人搬离禽兽大院。

可又一想,不对啊,自己在四合院还有三间房子呢,这时候要是搬走了,那两间房子可就不姓张了。

以前张子凡是搞不清楚二环怎么分的,只想着越靠近市中心就越没错,可转悠的时间长了,也差不多明白,自己现在可不就是,住在二环以内呢吗。

毕竟连外城都没出呢不是,到王府井大街也就骑车十多分钟的事,这要是还不在二环以内,自己不都信。

虽然连一个整院都没有,只三间房子,可那也是好多好多钱啊,白扔给他们。呵呵……现在就搬走,那才是脑子有什么大病呢,都住了十多年了,我还差这两年。

对了,啥时候发房产证啊,应该是……,嗯,肯定会发的就对了,不然傻柱以后也不能掏钱买下大院了,还真是傻人有傻福,让他也捡个大漏。

张子凡以前也没想过要提前买下大院,因为自己和傻柱的出发点不一样,养老的问题还是让傻柱忙活去吧。

一所宅子而已,别的地方又不是没有,我不稀罕,唉,不过话说回来,还真没遇见过这么大的三进宅子,不太好操作啊。

要不自己出钱,让傻柱出力,找块空地,重新盖个养老院怎么样?只要他们都把房子给我就行。

应该能有搞头吧,算了,以后的事,还是看看再说吧,而且张子凡不止买了房子,还买了邮票,猴票就有十几联,自从见识到大龙邮票之后,张子凡每年都会去买几版新出的邮票。

虽然除了猴票,不知道具体其他哪一版才真的值钱,可那有什么关系,便宜啊,几块钱的事,都买了就是了,说不定都值钱呢,是吧。

这十几年来,每一版新出的邮票,家里都有,整整一大箱子了,集邮达人,票王正在路上。

嗯……,赶去收租,现在好多想要开店却没有店铺,更买不起店铺的人,张子凡便给他们提供了方便,租出去挣钱多好。

不过也都不全是在王府井大街上,还有两家在别的地方,光每月收租,都得跑大半个bj城,看着这些每时每刻都在升值的产业,张子凡心里是美滋滋啊。

从王府井大街转过来之后,这是今天收租的第五家店铺,张子凡笑了笑就走了进去。

“张老板,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啊。”张子凡抱拳笑了笑,人家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直接说收租,那太掉份了。

“张老板过来了,快坐,快坐。”张子凡家的店铺,租金贵是贵了一点,可都是人多,热闹的好地方。

在这样的地方开门做生意,才能比别的地方稍微好一点,可不能得罪了张子凡,不租给自己家了,张老板和他儿子,看张子凡来了,也是热情的招呼着,

说了两句话之后,张老板就是道:“这个月的租金早就预备好了,心想您今天要是不来,我就让我儿子给您送过去了。”

接过钱来点了点,四块八,够数,张子凡也是笑道:“哈,我也就是闲着没事,到处转转,正好过来了。”

张子凡现在真的是过上了包租公的小日子,光每月的房租就够吃饭的了。

“张老板,你看我租你家这个店铺也都快一年多了,从没出过什么事,生意还算是可以,你看咱们是不是能签个长久点的租约啊,我也想着能长期干下去不是。”

两人说着话,张老板就提出了他的想法。这事,不止他一个人说过,其他几个店铺,生意稍微好点的,都有这想法,但是,没门。

租约一季度一签,租金一月一收。随着行情涨房租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租约签的短了,没那么多麻烦事儿,我想不给你租就不给你租,多好。

现在新时代一天一个样,真要是房子租的时间长了,赚钱少不说,到时候还得掰扯不清。

一切麻烦事儿,都得消灭在萌芽之中,像现在这样,每个月转悠着收房租就挺好。

“哈哈,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还是得容我回家先问问我那口子再说,毕竟当初这约定就是她拟出来了,只为了少些纠纷。”

“你也知道,女人嘛,就是事多。”遇事不决,往老婆身上推,一代女强人,正在成长中。

“对了,我倒是有个事想要告诉你。”都是人精,生意人更是如此,一听这话,张老板就知道张子凡不想当面拒绝,没戏了。

不过还是想讨好一下,“我听来我店里的人说,在城南有一处仓库,正在处理以前收上去的各种家具,其中好像还有些名贵木料,有人还真捡到好东西了呢。”

“您不是在前些日子打听过吗?可以去看看。”

“好的,谢谢您!”

大儿子和大女儿也要高考了。

张子凡也是笑道:“我在想儿子,女儿,他们今天不是去学校听录取分数去了吗,也不知道考的怎么样了。”

“不过咱咋这俩孩子学习成绩从小就拔尖,应该能考的不错。”

俩孩子在张子凡的安排与打压下,小学多念了一年,赶上恢复高考后,高中又念了三年,今年才高中毕业。

要是能考上大学,应该是第四届学生,就是不知道能考上哪所大学。

虽然知道孩子从小学习成绩就好,可毕竟张子凡心里也没底,谁知道能不能考上啊。为了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从始至终,张子凡都没说过你要怎么怎么样,或者考哪个大学的话。

直到今天,去学校看分数了,张子凡心里才没个着落了起来,并不是担心她考的不好,或者是没考上大学。

而是担心他们万一因为考的不好,自己心里过意不去,这事说起来还都得怪老婆于莉。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