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 沛公引兵西(1 / 2)

刘邦在宛城收降南阳郡守吕齮之后,就继续西进,他率军所过郡县大多效仿陈留、宛城,纷纷向刘邦投诚,所以刘邦所过的城邑没有不降服的。如此刘邦的地盘就越来越大,兵马就越来越多,手下的文人武将自然也越来越多,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就越来越大,西进咸阳关中是项羽分封天下诸侯之前最为如意之时。

刘邦引兵到了丹水县,它位于丹水与和淇河汇流处,因此而得名丹水。丹水县,曾经是唐尧嫡长子朱丹的封地,亦叫丹朱城。

刘邦率兵到了丹水,高武侯戚鳃和襄阳侯王陵也在西陵归降了刘邦,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被刘邦收编和整合了。西陵可是个有名的地方,是五帝之首黄帝妻子嫘祖的故乡。

戚鳃,《西汉演义》说是刘邦的老丈人,是刘邦尤为宠爱的妃子戚夫人的父亲,可是正史《史记》和《汉书》都没有明确记载他是刘如意的外祖父。可能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跟吕雉的儿子刘盈争夺皇帝之位失败,吕雉记恨戚夫人和刘如意,后来被正史忽略。如果按野史《西汉演义》的记载和说法,恐怕戚鳃就是戚夫人的父亲。

戚鳃自西陵被刘邦集团收编之后,就追随刘邦四处征战,最后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临辕侯,食邑五百户,是西汉开国将领之一,在功臣侯中排名第116位。

王陵是刘邦的沛县老乡,之前王陵打心底里看不起刘邦,压根都没有想跟着刘邦混饭吃或跟随刘邦打天下为刘邦效劳的想法,可是时势弄人。刘邦在沛县起兵,王陵此时同样起兵反秦,两人刚开始实力不相上下,同为项梁麾下的一员部将,王陵以楚国厩将的身份率本部兵马向北平定东郡的魏国旧地,又往西进军在南阳郡一带活动。

王陵与雍齿交情非同一般,都是沛县豪族。前面说过刘邦起兵之初,攻下胡陵、方与之后把大本营丰邑交给雍齿来镇守,不料雍齿却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后来刘邦率兵三次攻打丰邑,才把雍齿打败赶跑,收回丰邑。物以类聚,王陵跟雍齿也是一类人,他本来是看好项羽时常巴结项羽,但是人家项羽看不上他。

王陵因为某些事情与项羽的关系闹僵了,项羽气不过就以杀他母亲为由逼王陵就范,一切服从项羽的命令,可王陵也是一个牛脾气的人,结果项羽干脆就把他的母亲杀了。所以王陵才恨项羽入骨,才选择投到刘邦麾下效力。王陵被刘邦收编,与其说是归降,倒不如说是想借刘邦的势力来达到个人报仇雪恨的目的。

刘邦西进之路,有惊无险,一路上有沛县的老班底忠心追随和后来张良、郦食其、郦商等人的陆续加入,刘邦的实力一跃成为楚军一支人才济济的强大队伍。

姜还是老的辣。项羽的单兵作战能力比刘邦不知强多少倍,但是论知人用人、运筹帷幄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项羽远远不如刘邦,这也许是戚鳃与王陵选择投靠到刘邦阵营的又一原因。

刘邦在四川收编戚鳃和王陵的部队之后,又回军攻打河南胡阳县,路上遇到番君的别将梅鋗。

番君吴芮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江西余干县人,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是秦朝番县第一任县令。自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吴芮率部响应,又应楚怀王之邀北上救赵,参加灭秦大计。可以看出秦朝的天下,连秦朝统治下的郡县长官都起来反抗,割据一方自立为王,说明秦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和丧失人心,灭亡是迟早的事。

刘邦对番君这个人也是有一点了解的,也知道梅将军是番君身边最信任和最为得力的部将,就很有礼貌跟梅鋗打招呼:“敢问将军是哪路义军?不知要到何处去?”

梅鋗看刘邦也如此热情,也很自然地说:“我乃奉番君之命,前往赵地参加灭秦大计,一路上磕磕碰碰,万里奔袭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赶到巨鹿!”

刘邦好意安抚梅鋗说:“梅将军不必丧气,我乃楚怀王派往西征的西路军主将刘邦,我们都是义军兄弟。”

梅鋗一听到说是楚国西路军的刘邦,马上就喜上眉梢,说:“您就是沛县的沛公,后又被怀王封为武安侯,兼砀郡之长领砀郡之兵?”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