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41章 蹩脚的英语(1 / 2)

第641章蹩脚的英语

相比伦敦,巴黎要更惨一些,时常能够看见炮火轰炸后的瓦砾或者歪倒的树木,巴黎圣母院的彩色玻璃也因为安全问题被收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黄色玻璃。

巴黎的物资供应和伦敦差不多,也是刚刚开始恢复,煤炭之类的物资还需定量供应。

李谕抵达巴黎后,先去拜会了玛丽·居里。

她本人心情很好,不仅因为战争结束,而且其祖国波兰还获得了独立。

其实战争还没结束的时候,苏俄方面就宣布废除了当年三国瓜分波兰的条约。巴黎和会上,重建波兰的决议很早就获得通过,只不过具体的领土边界没讨论下来,导致一年后又打了一场苏波战争。

“李谕先生,你也做了外交官?”居里夫人见到李谕后有些诧异地问道。

——

牧野伸显是日本明治维新功臣大久保利通的儿子,家世很显赫。

李谕直接戳中牧野伸显的痛处。

牧野伸显身后跟着的随员有一人认出了李谕:“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李谕?”

近卫文麿则眼珠子一转,说道:“争论这个没有意义,因为我们都是东亚人,而我们日本最能代表东亚,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巴黎和会上在为整个东亚人争取利益,所以提出了人种平等的提案,但这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提案却被英美法意代表否决了,所以我们的共同敌人应该是欧美。”

李谕假惺惺地鼓掌道:“好一个转移目标的法子!我倒想问问,他们为什么拒绝你们的人种平等提案?”

李谕同样认出了对方,恨得牙痒痒,他就是发动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日本五摄家中的近卫家的当代家主——近卫文麿。

牧野男爵再次语塞,李谕的理由太充分了。

“大家步入会议室时,陆总长对这样的座位安排皱了皱眉,他在紧靠着我的左侧椅子坐下。王正廷博士神态庄严地走进门来,坐在右侧椅子上,他没有过问陆总长,直接宣布开会,并且要求听取汇报。

居里夫人说:“战争终归是战争,原来出去作战的人员和学生陆续返回了,至少10%的科研人员死去;战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在校生又有一半以上或者死亡或者负伤,人员很难补充。”

李谕说:“不是有华工这张牌嘛,就算日本人再贬低中国的贡献,十四万华工是无法忽视的证据。”

“看来仍要再等一等。”李谕说。

“此事过后,陆总长气不过,干脆离团出走了。”

李谕根本不想搭理他:“牧野男爵,身为外交家,你的英语太难懂了,在外交场上是非常有失身份的。”

实话说,代表团在巴黎和会的各种努力已经达到外交上的极限,做得相当优秀。

&;=&;&;&;“我们当然会争,但代表团内部也有不和的迹象,十分心累,”顾维钧说,“陆总长向大会提交了代表团名单,第一位是他本人,第二位是来自广东军政府的王正廷博士,第三位是在下,第四位是驻英公使施肇基,第五位则是驻比利时公使魏宸组。陆总长把广东军政府的王正廷列为第二位,一方面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王正廷博士能力不弱,再者也可以对外显示中国现在南北的统一。”

意大利的代表最终提前离席。

“等您安顿好各项事务,可以来一趟中国,”李谕再次邀请道,“各项费用我都会提供。”

牧野男爵气道:“李谕院士,请注意你的言行,近卫先生是堂堂的近卫家主,贵为公爵。”

一战对法国的科学事业影响属实不小。

看过陈道明演的《我的1919》的应该记得这个人,电影中他的发言非常奇怪,口语很像中学生,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往外蹦。

居里夫人说:“报纸上一直说,现在巴黎是世界的首都,参加万国和会的都是举足轻重的国际要人。他们天天会晤,谈判时辩论不休、争吵不断,但最终总能言归于好,因为吵架和争论本身就是他们的工作。”

反观顾维钧,英文则异常好,不仅清楚也非常流利。

居里夫人没有拒绝:“好的,我一定会去,最晚明年。”

居里夫人说:“战争时期我把所有的钱都买了国债,只有两枚诺贝尔奖奖章是重要的纪念品,银行坚决不收才保留了下来。”

这成了巴黎和会上的一大笑话。

李谕听了出来,对方就是巴黎和会的日本代表牧野伸显。——日本代表团的主席是西园寺公望,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牧野男爵在操控。

就是因为意大利的这个举动,间接影响了和会对山东的决议。

顾维钧当然明白牧野男爵话里的意思,所以直接反问了回去,让牧野男爵一时语塞。

近卫文麿说:“当然是因为这个世界秉承实力至上的原则,否则怎么会否决合理的人种平等提案?就是因为由我们日本提出;而美国人不合理的‘门罗提案’却获得通过。”

有次他在和会上滔滔不绝用英文发言,台下的美国代表听得一脸问号,不知道他说的什么玩意,于是讲完后突然来了一个神回复:“牧野公使的日语讲的真不错,听着像英语一样。”

“和谈进展得如何?”李谕问。

战争时期居里夫人投入到战场后勤工作,忙着用放射技术辅助手术,比如找到弹片位置,没时间外出。现在战争结束,也就轻松了下来。

李谕说:“陆总长考虑得很周到。”

“意大利的代表竟然是他。”李谕倒是不知道这事。

李谕只能安慰道:“不用急,慢慢来。既然现在没法开展科研工作,居里夫人可以四处游历游历。”

顾维钧冷哼道:“几位秉承这样的观点,被选为代表,真是司马昭之心!不用多说了,我都明白。”

代表团知道李谕在欧美的声望非常高,如果通过他来带动一下舆论,说不定会对和谈有好处。北洋政府派梁启超来也有这样的打算。

“还没开始讨论中国的问题。”顾维钧说。

顾维钧淡淡道:“牧野男爵,你来这里做什么,我就来这里做什么。”

还好并非每个落榜美术生都长着小胡子。

就算西园寺公望,按辈分是近卫文麿的叔叔,也对这位学生以“阁下”相称。

过不了几天,北京方面就会重申陆徵祥为首席代表,其他人不得干涉,陆徵祥才又回到巴黎。

“好,”李谕说,“近卫先生的意思是,实力至上就可为所欲为?我记得近卫先生写过一篇文章,提到‘日本国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向外膨胀是顺乎自然之势。日本国民应堂堂正正地为自己生存,要求发展之地’。也就是说,你们凭着一时强大,也能随意拿走山东?”

李谕尴尬道:“出走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