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二章 许诺(2 / 2)

董亮也听出来了此人言有不尽,也没工夫琢磨他的心思,到了他这地位,应该是其他人揣摩他的心思,他只需要把握好皇上和董鄂妃的心思就行了。

“标点之事,亮会推行下去,此事利国利民,幼童开蒙,学子奋发都用得上这个。”

对于董亮开口就是忧国忧民,龚鼎孳毫不意外,古今内外,哪个人不会拿着虎皮做大衣,那个人不会试图站在道德的高地,就是那泼妇骂街,也会拉几个人过来评评理,他们这朝臣更是如此,无论动机再肮脏,只要一出口,那便是家国天下,黎民百姓。

“此事艰难,四书五经,各家均有侧重。众口难调,想要有定论,恐费时费力,也不一定成型。”

董亮洒然一笑:“这有何难?亮可指定龚先生用标点重编经典,以作科举正途!”

此话一出,龚鼎孳再也站不住了,差点跪下了,因为董亮用不以为然的语气,道出了他们这些读书人的至高追求。

所谓读书人的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立德乃是周公、孔圣那种制定纲常的人的专属,千百年来除了孟子,其他人想都不要想。那么退而求其次,立言便成为了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立言不是写两本书就叫立言,而是诠释经典,并得到士林广泛认可,影响后世文脉的那才叫立言。

王安石变法之所以遭旧党那么歇斯底里的反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安石用新学作为科举的考试范围,这种掘其他学派的根基的事情,当然会遭到强烈反对。

但这事要是能办成了,那便是第二个朱熹,要进文庙陪祀孔子,享受万世香火的。

董亮要能知道龚鼎孳内心的想法,一定会翻白眼,促之以鼻,鬼你个万世香火!

再抱着儒家典籍兜圈圈,过个两三百年,被西方的科技与思潮一冲击,孔老二的神像指定会被推到,被人吐几口吐沫。

现在有多敬他,到时便有多恨他。

其实关人家孔夫子什么事?孔夫子的学说,被后世多少人掺杂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搞什么天人感应开始,把阴阳家的东西缝进了儒家里面。到后面宋朝公然喊出六经注我的口号,纷纷把自己的学说塞进儒家这个框架里,再到明清把心学、实学也参合进去。

孔夫子要活到今天,面对儒学这个孩子,肯定会说,这娃虽然长的像我,但指定不是我的。

这娃的身体里面的都不知道被隔壁老王搀进了多少基因,整一个转基因物种。要是还认他,那真有鬼了。

但那时,被西方科技锤瘫的读书人,肯定没闲工夫剥离这些真真假假的学术,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口锅肯定结结实实的扣在孔老二身上,反正死人不会说话。

这也是董亮轻飘飘的扔出这个话题的原因,对于诠释儒家经典这个事,他还真没放在心上,去文庙分那几块冷猪肉,爱谁谁去。

而且这事董亮还不是随口说说,真有五六分把握能干成,因为清国的实际统治者,满清鞑子才不管这学那学的。只能能享受荣华富贵,你让他信天主教都成。

董亮看着龚鼎孳张嘴结舌,面红耳赤,知道这句挠到他的痒处:“你若全力助我,此事亮全力助你!”

龚鼎孳再也站不住了,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直接下跪表忠心:“董大人但有吩咐,卑职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董亮结结实实的扶起了龚鼎孳说道:“未来的儒学文宗,亮可担当不起。龚先生现在不需跪,以后也不必跪,你我同朝为官,结伴同行,当为社稷,当为苍生。”

龚鼎孳寂然无声,乾清宫内空无一人。直至春风来袭,门楣传出咿呀之声。龚鼎孳才回过神来:“孝升之前小噱了大人,大人气量非凡,雅量容人,定能成就非凡之事。”我真的是奸臣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