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笑(2 / 2)

村子的学塾里,从蒙学读本到四书五经样样皆有,学问齐全。所以魏礼、柳汐那些孩子懂得的知识道理并不比外面的孩子少。

别看村长有时候喜欢骂人,但说到孩子,提及学业时他便会一下子变回那个严谨治学的老先生。

村长问沈况和苏瑶外面现在都读什么书,一知半解的沈况半天憋不出几个名字,苏瑶则林林总总说了很多。

村长心中感慨,学问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老一辈的诸子圣贤文章他们有,但新出现的学问门类流水村终究是没有的。

沈况和苏瑶也看得出老人的心思,只是两人手中都没有那些书籍,沈况随身携带的唯一一本还是被文人墨客们誉为杂书的《杂事录》。

《杂事录》其实更像是一本大魏百科大全与故事集,里面记载了许多正统学问之外那些细枝末节的知识。有关于江湖武学的,也有关于山精鬼怪的,有关于文人风雅的,也有关于家国大事的,总之《杂事录》记载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知识。

《杂事录》在大魏流通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沈况却不知道到底是谁撰写的。

原本沈况只打算提一句,因为这样的杂书他不觉得村长会教授给孩子们。

不过当村长听到沈况有这本书的时候欣喜若狂,让沈况有些不解。村长连忙加快吃饭速度,说下午就让涂凡他们拓印出来。

沈况笑着说《杂事录》可以送给村长,但村长摇头不收,说是总得多拓印几本的。

于沈况而言可有可无的一本杂书,在村长范岑眼里那就是不可多得的至宝。村长大喜过望,以茶带酒敬了沈况一杯。

吃过饭,村长就招呼着涂凡忙拓印的事情去了,临走前让沈况随那些孩子多在村里走走看看,顺便给孩子们讲些外面的故事。

村长说不该把孩子们的眼界束缚在小小的流水村里,他们可以不出去,但不能永远做那井底之蛙,什么都不知道,沈况和苏瑶都深以为然。

原本流水村午后的时光是相对安静的,不过今日是个例外。

村长得了本新书,招呼各家汉子帮忙拓印,忙的火热,妇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门前做着简单的活计,只有孩子们最无事。

村里来了客人,村长爷爷准许他们这几日不用上学塾,故而即便是午间的大太阳也阻挡不了孩子们玩闹的热情。

吃完午饭沈况和苏瑶回了小院,沈况给两匹马儿喂了干草后,便和苏瑶一起在廊下休息。

难得的午后时光,清风带着微微热意,沈况就那么躺在廊下一动不动。他偶尔也会探出头看看天上的太阳,思绪越飘越远。

一旁的苏瑶盘腿端坐,青挽也被她解下放在了边上。

苏瑶用膝盖顶了沈况一下而后问道:“我们什么时候继续赶路?”

沈况慵懒的将双手枕在脑袋后,抬起右脚放在左腿膝盖上,身子摇摇晃晃。

“就明天吧,也该走了。”

苏瑶点了点头,没有继续再问。

许是受了沈况的感染,所以苏瑶也将身体微微后仰,双手杵着廊台地板,身形放松而慵懒,她仰着头感受那带着热意的阳光,双眼微闭。

沈况看了看苏瑶,又看了看天上,感觉极好。他想说些什么来表达心中愉悦,只可惜碍于脑袋里墨水太少,憋了半天也只想到个真不错。

日头真不错,村子真不错,人也真不错。

反正目之所及处,什么都不错。

两人慵懒的一靠一躺,谁也不多言语。

两人在廊下安静的待了许久后,小院外忽而响起了孩子们的声音,且就属涂凡的儿子涂羽叫的最大。

“姜哥哥,姜姐姐,我们又来啦!”

人未到,声音先到,不多时,一个个小脑袋探出来,出现在了小院门口。

孩子们看着廊下慵懒的两人笑了笑,沈况和苏瑶看着他们,脸上也满是笑意。

在孩子们眼中,哥哥姐姐都是很厉害的人,至于厉害到什么程度,他们估摸着至少能比村长爷爷厉害。

所以当小家伙们看到廊下哥哥姐姐慵懒的模样时,他们就觉得哥哥姐姐与他们好像也没什么区别,也喜欢偷懒。

小家伙们笑沈况和苏瑶落入凡尘,沈况和苏瑶欢喜的则是有这么一群可爱的孩子。

人间三三两两,这里却独独有此。

西来两人闲牵马,东去村头有荷花。流水随流人亦流,落花不语自零落。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